焦元溥專欄:樂壇二次大戰─倫敦拉圖VS柏林裴純科

2015-06-26 06:0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柏林愛樂的新時代與新考驗

時移事往,新一代樂友可能已不知拉圖昔日的人氣與聲望。1999年柏林愛樂新總監選拔,拉圖和楊頌斯(Mariss Jansons)本來就是最被看好的兩位。後來楊頌斯因健康問題退出,拉圖順理成章擊敗巴倫波因,也堪稱當時最好的選擇。十六年後的今日,綜觀整體表現,拉圖和楊頌斯也的確是最能維持演出水準的指揮名家。即使我都聽過他們二人不甚精彩的演出,但他們仍可說時時保持高度專業。

拉圖在柏林愛樂十六年。(Reinhard Kraasch/維基百科)
拉圖在柏林愛樂十六年,將重返倫敦樂壇。(Reinhard Kraasch/維基百科)

能達到如此成就,除了本身能力與敬業態度,更在於他們都有扎實穩固的樂團訓練經驗,是肯花約十五年時間,將區域性樂團琢磨成國際一流名團的指揮家。拉圖和伯明罕市交,楊頌斯和奧斯陸愛樂,都是樂界津津樂道的佳話。當年卡拉揚之所以令人驚奇,也在於他自亞琛(Aachen)歌劇院步步為營,即使樂團只有四把小提琴,仍能演出高水準的《費加洛婚禮》。他接任柏林愛樂後,更花費極大時間心血訓練樂團,最後成就獨一無二的「卡拉揚之聲」。今日柏林愛樂總監五名決選人選,沒有一位有此資歷。裴純科在歌劇院成就斐然,客席樂團也成果卓著,但是否能夠長期「訓練」樂團,目前只待後續觀察。

然而放眼國際,柏林愛樂大概是最鼓勵團員發展個人事業,子團最多的演出團體。明星團員(包括被刻意製造出的明星)固能增添樂團對一般聽眾的吸引力,但樂手四處奔波,自然難以一起接受總監嚴格訓練。若樂團收回目前所給予的自由,又不啻擋人財路。柏林愛樂雖仍有堅實演奏能力,就合奏細膩度而言,其實已在楊頌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組合之下。日後究竟如何進步,既是團員的功課,更是裴純科的考驗。不過,柏林愛樂讓124位團員皆有權力投票,而非資深成員或聲部首席才有資格的作法,確實已開風氣之先。他們也展現出過人的集體智慧,選擇能力出眾但非明星的裴純科。這個樂團雖然已無往日風華,未來還是值得期許。

拉圖野心猶在,倫敦蓄勢待發

相較之下,早就想回英國發展的拉圖,接下倫敦交響樂團(而且在2017年就上任)實為「復仇」大計:他就是要在家鄉打造出超越柏林愛樂的超級樂團。當年柏林愛樂在逍遙音樂節惡意亂演,即使五六千人現場共睹,電視廣播同步放送,大不列顛各大報章雜誌竟能全數裝傻、隻字未提,就是不要讓柏林愛樂得以對拉圖施壓,幫助這位「英國之光」在談判桌上再下一城。如此全國一心同仇敵愾,簡直復刻二次大戰。拉圖在英國政通人和,加上媒體與樂迷撐腰,以倫敦交響目前的演奏實力,如此願景其實不難實現。將來樂壇是何家天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為知名樂評人、主持人、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