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值得各界人士重視的霍金警告

2018-10-21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對生命的意義就是發揮自己的潛能,自己相當認同;而霍金對現代科學高度發展所帶給人類的隱憂,並非無的放矢,值得各界專家與政治人物高度重視。(AP)

作者認為,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對生命的意義就是發揮自己的潛能,自己相當認同;而霍金對現代科學高度發展所帶給人類的隱憂,並非無的放矢,值得各界專家與政治人物高度重視。(AP)

據報導,七個月前剛過世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生前最後的恐懼居然是「超人」!但不是電影中的超人,而是人類透過基因改造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所創造出的新種人類,相當於電影中的「超人」(superhuman),其智力、壽命和對疾病的抵抗力等,可能都比一般人類強很多倍,畢竟現在有些機器人已經成為某些國家的國防新武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霍金最後的文章與論文被收錄在「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大哉問)一書當中,因為霍金擔心有錢人一旦有機會以生物科技改變子女的DNA,並利用AI技術賦予強大功能,未來可能出現新人種的競賽,恐將摧毀社會安全與一般人的生存。筆者認為這並非危言聳聽,值得各界重視,尤其是科學家與電腦專家,畢竟有些國家正運用電腦、網路與AI等高科技在監控社會與人民。

霍金的睿智與高瞻遠矚,眾所周知。2011年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他以宇宙學家的觀點表示,世上沒有上帝,也沒有來世,而天堂更是那些怕死的人所編出來的「童話故事」,這番話一見報,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宗教界的反應尤其大。霍金在舉世公眾評價中,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當代最傑出的宇宙學家與理論物理學家之一。霍金對上帝的觀點與愛因斯坦相同,認為「上帝」只是自然神,而非人格神。人的命運要由自己去創造,不應聽天由命,或以為只靠捐獻給某些宗教團體就可以「上天堂」。

這樣的論點是合理的,因為以前科學尚未昌明時,人們對自然界的威力存有恐懼與崇拜之心理,宗教就是因此而產生,不論古今中外皆然。後來因為互助需要,以便對抗天敵與外患,自然形成部落,共同生活需要一套法則規範人們的言行,除了制定法律規範社會人群之外,就是設立宗教以感化人心,因而產生天堂與地獄的說法,其目的無非教人止惡揚善,然時代變遷,科學日新月異,我們對宗教的看法也應與時並進,不應停留在舊社會,畢竟今天有誰還相信中世紀盛行於歐洲國家的贖罪劵?遺憾的是,台灣有某些宗教團體以不正當方式斂財!

霍金說:「人腦就像一部電腦,零件失效後就停止運作,人死後並沒有任何事發生,就是停止運作而已。沒聽過壞掉的電腦還有來生或是去天堂的,天堂只是害怕黑暗的人想出來的童話故事。」這一點就令人難以苟同,畢竟生命不是機器,尤其是萬物之靈的人類。電腦只不過是理性思維的產物,而動物除了理性思維,也有感性與情緒,尤其是人。因此若將人類與電腦類比,似乎有點簡化,例如,從以前金門朱秀華「借屍還魂」的故事與國外許多類似例子可知,縱使沒有天堂與地獄,靈魂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哲學上,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認為宇宙背後可能有一位「造物主」在推動,但這位神僅存在於自然界與人的靈魂中,不是一般有求必應的人格神;科學上,愛因斯坦承襲斯賓諾莎的觀點,認為宇宙中應該有位主宰,然而他心目中的上帝與聖經上的上帝有所不同,祂只掌管宇宙運轉的秩序,但不具有對人類賞罰的能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1912年鐵達尼號沉沒在大西洋與兩次世界大戰獲得證明。人類與其期待上帝的救贖,不如先反躬自省,學習如何互相體諒,互助合作,而非互相傾軋,彼此你爭我奪。

霍金強調,人們應該善用人生,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為自己言行尋求最大價值。筆者認為這是正確的,畢竟生命的意義就是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社會與人群做出最大的貢獻,譬如,「大人物」如牛頓、愛因斯坦、德蕾莎修女、馬偕博士、聖嚴法師,「小人物」如台東賣菜婦女陳樹菊、高雄十元自助餐的莊阿珠阿婆、為農村農民代言的沈芯菱小姐與新北市五股鄉觀音山揹水人蘇進雄先生等人,而非如某些人,只會自私自利,認為自己好就好,不管別人死活。

愛因斯坦95年前贈給日本東京信差的2張字條24日以高價賣出(AP)
圖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P)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為他人而活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個人生命的意義便在於幫助世界上一切生命,使之都生活得更高貴,也更美好。」他又說:「他一生最大的目標是求真、求善與求美。」霍金的理念可說與愛因斯坦類似,兩人畢生都是在探究宇宙奧秘之餘,仍不忘對人類前途的關懷,且霍金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缺而自怨自艾,而是不斷精進自己的智慧,且經常提出對人類前途的真知灼見,提醒世人注意,可說是真正活出生命的價值。

總之,霍金對現代科學高度發展所帶給人類的隱憂,並非無的放矢,值得各界專家與政治人物高度重視,畢竟核彈的發展就是一面鏡子。當初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的初衷並非製造原子彈,而是探討真理,遺憾的是,二戰末期,美國為了阻止戰爭蔓延,不得不利用其理論製造原子彈,最後雖然好不容易結束了戰爭,如今卻也成為世人最大的噩夢!

*作者為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