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俞歡觀點:深澳電廠從「非要不可」到「有條件不建」政府決策要如此不誠實嗎?

2018-10-11 20:40

? 人氣

20180911-綠色和平「不可承受之重—深澳燃煤電廠健康衝擊評估」記者會,(左起)台大副教授林先和、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莊秉潔、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陳明仁攝)
20180911-綠色和平「不可承受之重—深澳燃煤電廠健康衝擊評估」記者會,(左起)台大副教授林先和、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莊秉潔、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陳明仁攝)

三接供電重要性遠大於深澳電廠 經濟部卻絕口不提二者是替代選項 

公共議題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還需要納入環境、風險分配等不同問題一併考量。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中油三接通過環評會後的記者會上,被記者問及深澳為何能從「非要不可」到「有條件不建」時,曾文生說,當時評估認為深澳已採用最新的機組、「會得到民意支持」,但各界對於燃煤電廠的污染排放與防治成效,還需要科學驗證、並與社會取得共識,「(若)深澳停建,是我們再次跟人民溝通的開始。」曾文生的這番話,似乎也承認政府的確低估民意的力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真正讓政府退讓的卻不見得是民意,反而是策略錯誤。單就對供電的貢獻來看,政府一定早就知道,事關大潭3部燃氣機組上線時間的三接,重要性遠勝裝置容量僅120萬瓩的深澳電廠。而台電、經濟部在捍衛深澳案時的缺電立論基礎,也都是建立在「有三接」的計算假設上。當三接在環評程序中不斷受到挑戰、環評委員甚至因拒絕受行政部門指揮而欲退席,政府除了動員官派環評委員護航,也才因此拋出「三接換深澳」的提議,以保全三接過關的正當性。

然而深澳電廠在環差審查的同時,三接也同樣在進行環評程序,事後更證實,三接所供應的天然氣還有餘裕再供給一部新的燃氣機組。兩案既然是可能相關聯的能源規劃、甚至是替代方案選項,為何深澳環評過程中台電、經濟部卻絕口不提?且早在7月,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和學者就已為此事找上總統府、建議深澳不要蓋,但偏偏政府就是要等到環委接連拒出席三接環評大會、會議可能開不成的前兩天,才願意讓步。

20180912-牽涉到大潭藻礁的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差案進行環評審查。有些委員恐淪為表決背書,生  歧見陷僵持,環評委員鄭明修收拾包包要離席.(右起)環評委員王价巨、王文誠、李克聰等三位委員也呼應 。(陳明仁攝)
20180912-牽涉到大潭藻礁的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差案進行環評審查。有些委員恐淪為表決背書,環評委員鄭明修收拾包包要離席。(右起)環評委員王价巨、王文誠、李克聰等三位委員也呼應 。(陳明仁攝)

經濟部次長嘆民進黨能源轉型政策不受信任 但孰令致之?

曾文生在「叮嚀」中油要謹慎面對三接開發案時,強調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是在充滿不信任的狀態下推動能源轉型,要中油一定要珍惜這個好不容易取得的機會。「一定要珍惜」這句話,何嘗又不是該送給民進黨政府自己?2年來從反對黨到外媒都在唱衰能源轉型,如今民進黨政府好不容易挺過兩年前缺電、停電等各種質疑,卻很有可能因為這次未盡周延的規劃,喪失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以及部分民眾累積的信任;而這也勢必將讓接下來三接後續工程、以至於其他再生能源的規劃遭遇更多挑戰。

過去核電時代只顧及專業,不考量社會、環境接受度,一面倒以「專業」要挾。如今能源轉型既然正要起步,接下來政府若要與重新開始與人民對話,不知道人民是否可以期待這是一場更同理、謙讓的溝通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