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新創投資與第二型統計謬誤

2015-06-18 05:50

? 人氣

新創風險投資是營利事業,雖然不是做慈善,但因為其本身功能的特殊性,是有可能將本求利又可以積功德的一門生意。事在人為,抱怨與挖苦無法積極促進改變。要提升整體環境的吸引力、想像力與競爭力,投資界應該反求諸己。也許我們應該讓創業家來評鑑創投的績效與決策過程,讓社會更深入了解,如何降低機會流失,與如何創造新的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金融角度來看,所有投資決定,甚至生命中每分每秒的所有決定,本質上都是一個賭注,每個決定都是取與捨的權衡。金融市場的發達,讓我們給每個選擇定價,透過這個價格,我們得以在時空上為各種選擇排序。飲食、上學、工作、結婚、生子、買房、炒股、甚至創業等等,都可以用這個框架涵蓋。

發達的市場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習俗、法律、人情、物理等種種不同的規則,構成了市場的邊界。市場的參與者做出的選擇,都是在這個邊界中追求最高的「幸福」。何謂幸福是很主觀的一件事。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幸福」通常可以用資本量化:資本愈多愈「幸福」。在這裡資本並不一定指的是金錢。聰明才智、天賦體能、富爸貴媽、甚至運氣,都是資本。

制度的有效與否,不在於規則是否完備,而在於參與市場的人是否信任制度,尊重制度,以及制度能否容許參與者挑戰制度的侷限,進而改善制度。制度容錯的能耐是很重要的評量標準。所謂容錯,不僅指制度對待失敗的態度,而是制度能否給予每個人再來一次的機會。

資源有限,未來難測,每個市場參與者都在利用有限的資訊,做出最能增加或保護資本的決定。每個人的資本存量不同,對資訊的利用效率也不同,因此在各種競爭之中,有輸有贏。一個好的制度,不僅能讓每個人儘量提高資本的增長與報酬,更可讓輸家重新來過。一個東山再起的second chance,不應是贏家獨佔的特權,而是社會群眾共享的資源。

資本主義制度所以能創造出那麼豐富的科技、經濟與文化成果,就是在於對待second chance的態度上,比其他制度更加自由開放。左派憤青會說那是散播幻覺,我說那叫創造希望。創業就是一連串失敗的積累。無法坦然面對失敗的社會,培養不出成功的創業家。

麥可喬丹對「成功」有最佳定義。(Image)
麥可喬丹對「成功」有最佳定義。(Image)

一代球神麥可喬丹,在芝加哥公牛隊叱咤風雲,打遍天下無敵手,於九零年代先後兩次三連霸NBA的輝煌戰史,至今仍為世人傳頌不已。喬丹另一個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讓NBA的形象風靡全球,而Air Jordan也成為繼可口可樂後,在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之一。

對許多新世代的球迷而言,除了看YouTube上的視頻之外,恐怕很難理解喬丹當時讓無數粉絲高呼”I want to be like Mike!”的影響力。喬丹拍過一段極有名的廣告: 他身穿Armani,從黑頭車中走出來,穿過公牛隊球場後門,準備開始另一場比賽。從頭到尾,沒看到轉身拉竿跳投,沒看到吐舌灌籃,甚至連廣告要宣傳的球鞋都沒出現。我們只聽到喬丹的獨白: 超過九千球沒中、輸過三百場比賽、二十六次在最後一擊失手…("I've missed more than 9000 shots in my career. I've lost almost 300 games. 26 times, I've been trusted to take the game winning shot and missed. I'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 And that is why I succeed.")

“I'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 And that is why I succeed..”

如此淡定,如此自信,球神不愧是球神。這就是榜樣。

*作者為金融市場觀察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