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該拿全球暖化怎麼辦?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成本效益與量化模型找出氣候變遷對策的諾德豪斯

2018-10-08 22:54

? 人氣

將負外部性「內部化」

因為在經濟發展的過中,對自然環境與資源的破壞都算是一種「負外部性」,但是經濟主體(國家)卻不需為此付出代價。將這些成本從GDP加以扣除,等於將負外部性「內部化」,才能計算出真正合理的GDP。托賓和諾德豪斯這種方法重新計算各國的經濟成長,結果發現美國的淨經濟福利所得根本不到GDP的一半,而且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顯見不考量環境成本的經濟成長,其「負外部性」的影響有多麼龐大。在納入「外部性」之後,決策者也才能真正做出理性的經濟決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諾德豪斯在1982年的文章〈How Fast Should We Graze the Global Commons?〉中,更細緻地談到了他所開創的「氣候經濟學」。諾德豪斯認為,工業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將導致農業歉收與海平面上升,這都會對經濟系統造成負面衝擊。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也必須經由經濟系統才能真正發生作用。

諾德豪斯對「氣候經濟學」的研究指出,應該從現在開始減少二氧化碳與其它溫室氣體排放,而非仍憑時光流逝。因為空等在經濟上代價高昂,若最終還是要實現減排將更高成本。至於最有效的政策,則是大幅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通過「總量限制和交易」或者是「碳稅」,鼓勵企業和家庭盡量降低碳排放。瑞典皇家科學院如此總結:由於不受管制的市場會因為(負)外部性受到影響,諾德豪斯的工作為政府干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諾德豪斯的量化模型

1990年代,諾德豪斯發展出以成本效益分析氣候變遷的綜合量化模型(IAM)。他的模型有三個相互作用的模塊:碳循環模塊(描述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如何影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氣候模塊(描述CO2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在大氣中如何影響能量平衡)、經濟成長模塊(描述不同的氣候政策如何影響經濟與二氧化碳排放)—三個模塊彼此也會相互影響。

諾德豪斯後來創造出DICE和RICE兩種量化模型,則是最常被拿來運用的模型:DICE(動態綜合氣候經濟模型)是將整個世界當成一個整體,判斷有效的碳減排方案;RICE(區域綜合氣候經濟模型)則將世界分為多個個區域,美國、中國等碳排放大國是一個獨立區域,其他的區域則包含了多個國家。每個區域做為一個獨立的決策主體,在完全不合作、有限合作、完全合作等博弈環境下做出選擇。

諾德豪斯設計的量化模型,可用於模擬政策干預的後果,有助於評估如何引導市場經濟,在決定排放水準時平衡社會成本與收益。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沒有這樣的模型,根本就就無法解決人類的經濟活動與氣候變遷相互影響的問題。至於解決溫室氣體排放最有效率的方案,根據諾德豪斯的研究,便是對全球所有國家徵收碳稅(依據排放量負擔適當的稅額),碳排放交易機制也有相同的效果。

諾德豪斯後來發展出RICE-1999、DICE-2007、RICE-2010、DICE-2013等不同改進版本,並在2010年對《哥本哈根協議》使用RICE-2010模型進行預測。結果發現,即便各國各自按照自行承諾的方式推動碳減排,也無法達到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之內的目標—最好的結果僅有2.6度。但窮國不加入,控制幅度將增高到4.6度,要是什麼都不做,2200年全球均溫就會上升5.7度。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發展出用以描述經濟和氣候相互作用的量化模型,諾德豪斯是這個領域的第一人」、「他的模型整合了物理學、化學和經濟學的理論和經驗數據,如今被廣泛運用於模擬經濟與氣候如何共同進展。在考量諸如碳稅等氣候政策的結果時,也往往要借重諾德豪斯的量化模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