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川普執意要挑起美中貿易戰,迫使中國面對問題

2018-10-20 06:20

? 人氣

如果中國政府採取報復措施,懲罰把中國當成製造基地的美國公司,那麼這些公司可能會將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這可能會是川普政府的最後階段。川普在9月8日發佈的一條推文裡,敦促會有部分產品受到新一輪關稅影響的蘋果公司「在美國製造產品,而不是在中國製造」。川普表示,如果蘋果在美國設立新廠,可享「免稅優惠,甚至有租稅獎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對蘋果漫不在乎的態度有他的道理。川普與前任總統歐巴馬、布希不同,他是在沒有大企業捐助下勝選。事實上,當時大多數跨國公司支持的是他的對手希拉蕊。因此,川普在經濟決策上,比歐巴馬或布希更自由。

面對美國及世貿組織強壓 中國重新思考對策

隨著中美關係進入一個嶄新且更有爭議的時代,川普必須明智地運用自己的權力。隨著美國企業的獲利空間被壓縮,對川普的壓力一定會加劇。除非美國在智慧財產權剽竊、強制技術轉移以及國家主導中國工業等問題上有所進展,否則川普必須對抗史蒂芬・馬努欽和業界要求緩和貿易戰的呼聲。

與此同時,美國、歐洲和日本,可以透過世貿組織一起努力,挑戰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它們可以執行中國違反的世貿規定來做到這一點,例如補貼國有企業,以及不開放市場讓國外企業競爭。5月,來自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官員聯合發表的聲明,表達出對「第三國非市場化政策」的關切,這顯然是指中國。聲明提到,「對於工業補貼和國有企業可能有新規定」,以及「需要找到有效方法解決第三國扭曲貿易的政策,包括有害的強制技術轉移政策與作為」。

北京很清楚自己規避了一些世貿組織的承諾。的確,在少了來自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強烈反擊下,中國多年來一直在拖延兌現這些承諾。但現在,面對川普的關稅以及中國三大貿易夥伴在世貿組織的壓力,北京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重新思考其重商主義的可行性。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專案研究員。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