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添旺觀點:美中貿易戰陰影下的台灣

2018-10-12 06:50

? 人氣

20181008-台灣出口到中國貨品總值。(作者提供)
台灣出口到中國貨品總值。(作者提供)

目前美國穩持先手,股市大漲,失業率創新低。反觀中國,股市跌跌不休,國內企業倒閉或外移,若不是有資本管制,資金早就大幅外逃,整個經濟也跟著崩潰,各種債務危如累卵,加總是GDP的3 倍,借貸平台P2P 又爆雷頻頻,而想要紓解產能過剩的「一帶一路」又一直碰壁,除了周遭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可能造成中國鉅額呆帳,基礎建設規模也逐漸縮小,更有美國和歐盟加入戰局,願意撥款提供協助幫忙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繼美國之後,歐盟已經決定撥款600 億歐元來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另一個戰場是世界貿易組織(WTO),雖然美國和中國各自提訴訟,歐盟也決定支持美國改革WTO,強制中國遵守國際遊戲規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美國的關稅,在中國的企業應積極思考:是否調整供應鏈或重新分配生產比例,將產能移轉至中國境外以改變產品原產地?假設整條供應鏈遷移,可行性如何?要多久?去哪裡?況且就算選擇外移,也同樣要面對當地人才、政治制度、官僚體系、基礎建設等種種考量。更宏觀角度而言,世界最大兩經濟體的貿易戰,沒有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台灣緊鄰中國,出口有將近4 成到中國,長期以來所謂「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外銷美國」的三角生產模式,顯然行不通了,台灣如何因應,挑戰是什麼?

進出口、貨櫃、貿易配圖。(方炳超攝)
「世界最大兩經濟體的貿易戰,沒有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台灣緊鄰中國,出口有將近4 成到中國,長期以來所謂『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外銷美國』的三角生產模式,顯然行不通了⋯⋯」(示意圖,方炳超攝)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後續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這裡提出的看法只是一種可能的途徑。在此,由不同面向套用一些經濟學的概念應該有點幫助。先看短期趨勢,貿易戰會愈演愈烈,因為雙方看不出要罷手的可能;再來中期趨勢,生產鏈重新排列組合,WTO若沒有大幅改革,美國如果真的退出,世界貿易秩序大亂;最後長期趨勢,意識型態對抗的新冷戰,自由民主陣營自組自由貿易區,對抗共產獨裁區。

暫時撇開地緣政治和國內政治因素,打貿易戰的雙方進出口都會受下列因素影響:匯率走向、交易的貨品是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and services)或最終產品及服務(final goods andservices)、可替代性(包含出口替代:找尋新市場、新產地、甚至新產品和新服務;進口替代:找尋新的供應商或替代商品)、以及需求彈性(Demand elasticity)。

應加強協助在中國的中小企業

台灣的跨國大企業為了分散風險,早已進行全球佈局,在不同國家設有工廠,只要調降在中國的產能,增加其他國家的產量,問題就不大;但中小企業的台商挑戰就很大,最需要政府幫忙。我們政府應該馬上做的,除了降低對中國的曝險外,重點要放在幫助對中國出口主要產業的中小企業,包括提供融資、協助回台或第三地生產、幫忙開發新市場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