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添旺觀點:美中貿易戰陰影下的台灣

2018-10-12 06:50

? 人氣

「中小企業的台商挑戰就很大,最需要政府幫忙。我們政府應該馬上做的,除了降低對中國的曝險外,重點要放在幫助對中國出口主要產業的中小企業⋯⋯」圖為總統蔡英文出席「2018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資料照,盧逸峰攝)

「中小企業的台商挑戰就很大,最需要政府幫忙。我們政府應該馬上做的,除了降低對中國的曝險外,重點要放在幫助對中國出口主要產業的中小企業⋯⋯」圖為總統蔡英文出席「2018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資料照,盧逸峰攝)

我國政府應該馬上做的,除了降低對中國的曝險外,重點要放在幫助對中國出口主要產業的中小企業,包括提供融資、協助回台或第三地生產、幫忙開發新市場等。

美國最早於7 月6 日、8 月23 日對來自中國340 億美元、160 億美元商品課以25%關稅,鎖定機械人、工業機械、飛機零件、電子和汽車零件等。中國也還以顏色,對同等金額的美國黃豆、玉米、重型機車、和汽車等課以25%關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00 億美元的小菜上完,現在開始上主菜。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手,在美國時間9 月17 日宣布對中國進口2,000 億美元商品課10%關稅,從9 月24 日開始生效,明年元月1 日關稅將調高到25%,並警告中國如果採取報復措施,將對剩下約2,67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稅。中國也不甘示弱(在筆者看來,其實已經示弱了),對美國600 億美元進口商品課以5%到10%關稅,也因為中國有報復行為,剩下的2,670 億美元也會課關稅。

但這只是開始,還沒有結束,萬一歐盟和日本跟美國聯手,也對中國商品課關稅,中國該怎麼辦?貿易戰的根源,有的說起因十年前的金融海嘯,有的說其實30 年前川普接受歐普拉(Oprah)專題訪問時就強力抨擊美日貿易問題,歐普拉還笑問川普是否準備選總統,川普回答如果要選就要選贏,為日後參選與現在的貿易戰埋下伏筆。因此最近20年,幾乎在所有美國總統競選時,都會拿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來當議題,但是當選後卻又淡化,川普則是唯一的例外,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會誤判形勢的主因,中國誤以為又是déjà vu(既視感):business as usual,跟以往一樣,卻不知道川普和保守派早就準備好了。

美國先馳得點 聯合歐盟強制中國遵守規範

川普的目的是要公平貿易,不是免費貿易(Fair Trade, not Free Trade),所以美國希望中國推行改革,包括開放市場、公平競爭、停止補助、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換句話說,就是遵守行之有年的國際規範。問題是,「中國並非不為,實是不能也!」市場機制只能存在於先進文明國家,因為法治和社會互信程度愈高,交易成本愈低。如果沒有法治,交易糾紛、訴訟如何解決?在威權體制的國家,特務密布,因為怕被打小報告,人與人之間互信基礎很低,特別是中國曾經歷文化大革命。而中國要由人治進化到法治談何容易,要求公開透明、公平競爭,撇開人事包袱、靠關係、走後門等陋習,談何容易?更有甚者,最近中共有人提出「消滅民營」,一旦落實,跟中國企業還會有公平競爭?還能算市場機制嗎?

20181008-台灣出口到中國貨品總值。(作者提供)
台灣出口到中國貨品總值。(作者提供)

目前美國穩持先手,股市大漲,失業率創新低。反觀中國,股市跌跌不休,國內企業倒閉或外移,若不是有資本管制,資金早就大幅外逃,整個經濟也跟著崩潰,各種債務危如累卵,加總是GDP的3 倍,借貸平台P2P 又爆雷頻頻,而想要紓解產能過剩的「一帶一路」又一直碰壁,除了周遭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可能造成中國鉅額呆帳,基礎建設規模也逐漸縮小,更有美國和歐盟加入戰局,願意撥款提供協助幫忙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繼美國之後,歐盟已經決定撥款600 億歐元來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另一個戰場是世界貿易組織(WTO),雖然美國和中國各自提訴訟,歐盟也決定支持美國改革WTO,強制中國遵守國際遊戲規則。

面對美國的關稅,在中國的企業應積極思考:是否調整供應鏈或重新分配生產比例,將產能移轉至中國境外以改變產品原產地?假設整條供應鏈遷移,可行性如何?要多久?去哪裡?況且就算選擇外移,也同樣要面對當地人才、政治制度、官僚體系、基礎建設等種種考量。更宏觀角度而言,世界最大兩經濟體的貿易戰,沒有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台灣緊鄰中國,出口有將近4 成到中國,長期以來所謂「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外銷美國」的三角生產模式,顯然行不通了,台灣如何因應,挑戰是什麼?

進出口、貨櫃、貿易配圖。(方炳超攝)
「世界最大兩經濟體的貿易戰,沒有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台灣緊鄰中國,出口有將近4 成到中國,長期以來所謂『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外銷美國』的三角生產模式,顯然行不通了⋯⋯」(示意圖,方炳超攝)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後續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這裡提出的看法只是一種可能的途徑。在此,由不同面向套用一些經濟學的概念應該有點幫助。先看短期趨勢,貿易戰會愈演愈烈,因為雙方看不出要罷手的可能;再來中期趨勢,生產鏈重新排列組合,WTO若沒有大幅改革,美國如果真的退出,世界貿易秩序大亂;最後長期趨勢,意識型態對抗的新冷戰,自由民主陣營自組自由貿易區,對抗共產獨裁區。

暫時撇開地緣政治和國內政治因素,打貿易戰的雙方進出口都會受下列因素影響:匯率走向、交易的貨品是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and services)或最終產品及服務(final goods andservices)、可替代性(包含出口替代:找尋新市場、新產地、甚至新產品和新服務;進口替代:找尋新的供應商或替代商品)、以及需求彈性(Demand elasticity)。

應加強協助在中國的中小企業

台灣的跨國大企業為了分散風險,早已進行全球佈局,在不同國家設有工廠,只要調降在中國的產能,增加其他國家的產量,問題就不大;但中小企業的台商挑戰就很大,最需要政府幫忙。我們政府應該馬上做的,除了降低對中國的曝險外,重點要放在幫助對中國出口主要產業的中小企業,包括提供融資、協助回台或第三地生產、幫忙開發新市場等。

另外,還需要確保民生物價穩定,穩定匯率,防止新台幣重貶,引起輸入性通膨和資金外流。確保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周轉(流動性)沒有問題,並準備好紓困計劃,推出失業救濟計劃,維持社會穩定。中長期而言,積極參加C P T P P 和其他自由貿易區,在不犧牲環保與勞動人權的前提下,改善投資環境,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在全球生產鏈上力爭上游。在新冷戰時期和自由民主陣營同一陣線,除了確保經濟發展,對國家安全也較有保障。(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李宗穎兼任助理教授/整理)

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秘書室(對外溝通小組),在2018年9月18日所發表:「美國貿易代表署於美東時間2018年9月17日針對中國大陸301調查案發布第三波課稅清單,總計5,745項產品,涉及貿易值約2,000億美元,將於9月24日起加徵10%關稅,並將自2019年1月1日起調升至25%。

該份清單是自2018年7月10日公布將對農漁畜、加工食品、化學、塑橡膠、紡織、機械、電子及其零件、光學儀器及其零件、運輸設備等6,031項產品加徵關稅,經過公眾評論程序後刪除286項商品,移除的項目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手錶和藍牙設備、紡織品、農業化學品、健康和安全產品(如自行車頭盔),以及兒童安全家具,如汽車座椅和遊戲圍欄等,由中國大陸輸銷美國金額約17.3億美元。

經初步評估對我產業影響,由於美國係對中國大陸產製產品,而非對我產品加徵關稅,對我國直接影響不大,惟部分在陸台商係採購我中間財加工後輸美,恐間接影響我出口表現,影響情形尚待觀察。據初步分析,對於在台生產未外移的業者則較不受影響,可能有轉單效果,如手工具、螺絲、螺帽、滑軌、馬達、鋼鐵、汽車零件、蓄電池、變壓器、光學產品等。若在中國大陸佈局的業者,且最終產品出口至美國者,較容易受影響,如網通廠、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石化產品、工具機及手提包等。

隨著美中衝突持續擴大,中長期來說,對全球貿易及供應鏈,及台商全球佈局影響廣泛。為預作因應,經濟部已成立專案小組,並與我企業界及產業公協會保持密切聯繫,以進一步評估及盤點此措施對我國內產業及在陸台商的影響,並加強協助在陸台商有秩序地回台投資或移轉生產基地至新南向及其他國家或地區。另為避免相關產品因違規轉運影響我整體對外貿易,經濟部將加強監測機制,並健全進出口管理,維繫應有的貿易秩序。」

*作者為東吳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