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點評》藥比黃金貴20倍!除了「窮病」,《我不是藥神》沒提到的中國病灶是…

2018-10-11 09:00

? 人氣

藏在小丑面具下的,或許正是徐崢對喜劇的堅持。他曾談過,真正好的喜劇,就該像卓別林、周星馳,主角經歷一連串事件後,心裡產生了變化,找到符合觀眾審美觀、情感需求的普世價值。這樣的理念,可說在《藥神》裡進一步體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不是藥神》電影劇照。(取自澎湃新聞)
徐崢心中真正好的喜劇,可說是在《藥神》裡進一步體現了。圖為《藥神》電影劇照。(取自澎湃新聞)

《藥神》如果單從預告片來看,充滿了黑色幽默,但裹在糖衣下的,其實是程勇蛻變昇華的道路。從最初小人得志、囂張跋扈的嘴臉,到最後寧可賠上家產,也要賣藥救人的救世宏願。嘻笑荒誕之後,尋得了重生的機會,徐崢演的既是程勇,仿彿也是自己。

「窮病」之下,《藥神》沒談到的是…

人生在世,總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病了,往往是讓人最怕的一件事,自己垮了不說,最可怕的,就是整個家庭一起被拖著,除了金錢、時間上的折騰,更煎熬的,還有心靈看不到盡頭的消耗。

生命的無常已經如此殘酷,更不該存在的,就是人為的災難,像陸勇說過:「有病沒要吃,那是天災,有病沒錢吃,那是人禍」,在《藥神》裡,不管是病患或程勇,都籠罩在巨大的恐懼下,恐懼的是生命、貧窮,還有法律。

《我不是藥神》電影劇照。(取自網路)
在《藥神》裡,不管是病患或程勇,都籠罩在巨大的恐懼下,恐懼的是生命、貧窮,還有法律。圖為《我藥神》電影劇照。(取自網路)

釀成這場人禍的根本原因,無疑是體制,畢竟不管是真假藥的認定、醫保制度下的定價,都是體制面的問題。

但可惜的是,可能為了避免情節複雜,也可能中國對於創作內容,終究是個很嚴格的社會,《藥神》最終只把責任歸咎於跨國藥廠,政府則是寬恕開恩的角色。面對被迫走到體制外的人民,走鐘的制度該如何自處,可能是隱藏在「窮病」背後,更加嚴重、卻更難以開口談論的病灶。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