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家:高科技公司取悅中共政權、助長審查監控,終將犧牲利益和聲譽

2018-10-01 07:10

? 人氣

谷歌計畫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一款經過審查的搜尋引擎,引發爭議(美聯社)

谷歌計畫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一款經過審查的搜尋引擎,引發爭議(美聯社)

去年秋天,隨著從國內言論審查到國際網路管制能力和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共產黨宣稱要將中國變成一個「網路強國」。迄今,中共政權在中外科技公司的協助下,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不過這些收穫並非沒有代價。這些代價不僅是在人權和網路自由方面,還包括那些與中國政府合作的科技公司的利益和聲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政府技術創新的某些方面明顯有益於公眾。比如,今年8月國有的中國聯通公司在北京成功啟動並測試了它的第一個5G行動網路,並計畫明年夏天在全市推廣。

中國利用高科技進行審查與監控

而其他一些進展則讓人心生疑慮。加拿大多倫多的公民實驗室在8月1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中國行動應用程式「微信」採用了兩種圖像審查技術:一種工具可以過濾含有敏感文字的圖像,而另外一種可以遮罩與已經在黑名單上的文字有視覺相似度的圖片。社群媒體使用者一直以來用發布圖片來規避對文字內容的審查,而這些新技術將填補這一漏洞。

微信的母公司騰訊自5月以來還採取了其他一些措施來滿足政府的言論審查要求。騰訊禁止用戶在微信群中連結外部影片,刪除了大量音訊和影片內容(包括那些被認為是「歪曲歷史」的內容),還在6月的「上合組織」峰會期間禁止使用者更改他們的個人資料圖片和用戶名。人們常常利用更改這些內容來發表評論。

新疆成為「實驗室」科技業者藉此獲得競爭優勢

在實施監控方面,新疆西部地區已經成為了一個測試大數據、人臉識別和智慧手機掃描技術的實驗室。這些技術最終將應用在全中國甚至更廣泛的地區。有數家公司一直出現在這項政府監控行動的最前沿,其中包括雲從科技(CloudWalk)、海康威視(Hikvision)、大華技術公司(Dahua)、商湯科技(SenseTime)和依圖科技(Yitu)等等。

儘管他們從事的工作需要和政府在鎮壓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行動上串通一氣,但這也讓這些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因為獲取海量資料有助於改進人工智慧演算法。例如,漢族人、突厥裔維吾爾人,以及根據與辛巴威政府的一項新協議所獲得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資料和圖像將使得開發人員可以整合這些資料來修正人臉識別軟體中有關人種的常見錯誤,並在世界各地贏得市場佔有率。據估計,中國公司到2025年將控制類似技術的44%的全球市場佔有率

「在中國的網路圖景中,企業的興亡取決於政府的權威」

中國公司在其他更加廣泛的領域尋求擴張。香港的Abacus網站7月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是如何在中國和海外數十家公司進行投資或收購,從電子商務和共乘應用程式,到區塊鏈開發商以及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這些技術巨頭都是私人企業,他們或許有自己的理由進行這些投資,但同時也必須服從政府和政府的戰略目標。正如報告所說,「在中國的網路圖景中,企業的興亡取決於政府的權威。」

最近幾個月,有大量的事實證明這一現實。5月份,被監管機關短暫停業之後,頭條(Toutiao)對其擁有廣大用戶的個性化新聞應用程式的內容和資訊進行了徹底清查,並更改了它的經營宗旨,其中包括傳播「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樣在5月份,行業領導者們參加創立了一個新的「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該聯合會由「中央網信辦」領導。騰訊總裁馬化騰、阿里巴巴創建人馬雲和百度總裁李彥宏等人被任命為副會長。聯合會的成立宗旨之一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外國科技公司讓步,中國審查境外人士獲取資訊

急於取悅北京領導層的並非只有中國科技公司。中國政府非常善於將它巨大的國內市場作為誘餌──目前擁有超過8億網路使用者──來迫使外國公司做出讓步,包括在言論審查和監控系統方面提供協助。最近圍繞谷歌公司計畫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一款經過審查的搜尋引擎而引發的爭議,只不過是眾多類似合作中最新的一個事例而已。

而一個更新和更令人不安的動向是,中國政府一直利用市場槓桿──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為所欲為的封鎖和其他監管措施──來發動對中國境外人士獲取的資訊進行審查。在今年春天和夏天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中,酒店、航空公司和汽車公司為了迎合北京的政治立場,改變他們在諸如西藏或台灣等問題上表述。在蘋果iPhone手機的作業系統中有一段代碼,原本是為了防止中國用戶誤用台灣國旗作為表情符號,但最近卻導致那些有中國定位設置的手機系統當機,哪怕這些手機的用戶是在舊金山。蘋果目前正在考慮在下一代的iPhone手機上加入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可想而知北斗的地圖將如何處理北京的領土訴求。

科技業者取悅中共政權,人權損害持續惡化

隨著中外科技公司採取更多步驟取悅中共政權,人權方面的損害勢必持續惡化。對諸如台灣、西藏、新疆、法輪功以及1989天安門屠殺等敏感話題的言論審查和監控,若不是為中共「洗地」,就是使得大規模侵犯人權行為愈演愈烈──包括集中拘禁、酷刑和法外處決。除此之外,自由之家對洩露的中共言論審查指示的年度分析已經一再顯示,範圍廣泛的突發新聞話題成為管控目標,包括涉及公共衛生和安全的重要資訊。

但是諷刺的是,這些與政府串通的公司自己也成為了政府打壓措施的主要受害者。政府濫權的後果,它們直接或間接承受了巨大代價。

首先,中國有關監管決策的任意性會讓企業精心設計的商業規劃和得來不易的成功毀於一旦。7月份,臉書公司似乎已經獲得了政府許可在浙江省設立一家子公司和創新中心,這無疑是漫長而艱難的談判的結果。然而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公司註冊通告就消失了,並在中國媒體上遭到封鎖,顯然是由於網信辦否決了地方政府的決定。

與中共合作的代價:盈利空間降低,在國際社會受限

第二,中國政府不斷加強的言論審查和監控要求降低了企業盈利空間。正如新的《網路安全法》所要求的和蘋果、印象筆記等公司所執行的,類似將資料服務中心由海外轉移到中國和選取當地合作夥伴等行動都耗資不菲。而言論審查人員的迅速擴充也同樣所費不貲,就如頭條公司在4月份被停業之後宣布的那樣。這個公司將編輯監督人員的數量從6000人增加到10000人,並且成立了一個負責對政治性內容進行清查的專門委員會。

第三,由於科技公司在中國必須和政府建立密切的聯繫,這使得他們引起了海外的審視、懷疑和不信任。在中國公司尋求建造關鍵性基礎設施或提供重要技術和服務時,越來越多外國政府和民間團體表示反對。上個月,澳洲政府以安全風險為由阻止華為和中興公司在該國建設5G網路。8月13日經簽署成為法律的一份《美國國防預算法》禁止聯邦機構採購由海康威視、大華、華為或中興公司製造的設備。9月18日,迦納的數家廣播電視公司對政府與一家中國公司就建設該國數位電視基礎設施合同進行談判表示擔憂。同時,谷歌公司的聲譽也因為其中國版搜尋引擎專案被曝光而受到打擊,有數名高管以辭職表示抗議

中國和外國科技公司都進退兩難。為了競爭利潤和市場佔有率,他們必須游走於來自北京當局的法律體制和政治要求以及民主社會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制定和展示了它的規劃和雄心,並顯示了充分實現這些規劃和雄心的所有跡象。問題在於,美國、其他民主國家、科技企業家和投資人是否能以同樣的決心堅守自己的原則──包括言論自由、企業經營自由和法治。如果不能,科技公司將引領世界沿著北京制定的路線走下去,所有人的自由都將因此深受其害。

薩拉.庫克是「自由之家」東亞專案資深研究分析員和《中國媒體快報》網刊負責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