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的淘金客:《美國華人史》選摘(1)

2018-10-12 05:10

? 人氣

在餐飲業大發利市後,華人很快就開始尋找其他賺錢的方式。諷刺的是,許多華人意識到家事服務是一門能讓他們發財的生意。在那還沒有防皺布料的時代裡,洗衣燙衣真是一樁既困難又無聊的苦差事,而且大多數白人都不屑去幹那種活。大家都覺得那是女人該做的事,但當時西部的女人少之又少,家事人力極度缺乏。淘金熱時代的許多加州人無論是華人或白人都是把髒衣服運到香港去洗,但價格極其昂貴(十二件襯衫要價十二美元),而且往返需要四個月。然而,與運往美國東部去處理相較,把骯髒的亞麻襯衫運往亞洲清洗還是比較便宜而快速。檀香山的洗衣工很快就掌握住這商機,以十二件襯衫收費八美元提供服務。最後,舊金山的男性華人發現這龐大市場存在,於是動手搶生意。該市史上第一位華人洗衣工是李華(Wah Lee,音譯),他在一八五一年掛了一面寫著「洗衣燙衣」(WASH‘NG AND IRON’NG)的招牌,做起了生意,幫人洗十二件襯衫只收五美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人也開起了古董店,吸引許多白人礦工拿出金粉來換取各種收藏品,包括瓷瓶、象牙雕飾、寶石藝品、東方象棋、水墨畫捲軸、扇子、披巾與茶壺等。如果是小店,店家往往只用俗艷的招牌與紅絲帶來做宣傳,氣派的古董商則是會在店頭設置玻璃櫥窗,在店內擺設豪華的鍍金神壇,以絲質捲軸和祭拜儀式的器具來裝飾。

到了一八五三年,杜邦街基本上已經是華人的天下,也是舊金山最棒的零售商店聚集區之一。儘管那一帶的房子幾乎沒有任何可觀之處(如同《艾爾塔加州日報》所報導的,那些房子都「只是一些空殼與易燃建材,只要有一丁點火花就能燒起來」),但地理位置絕佳。大多數華人都是賃屋而居,並未自購住宅或店鋪,而白人房東也寧願把房子租給他們,因為與其他國家的白人相較,華人通常願意給較高的房租。例如,租一間房子給白人,每月能收取的租金為兩百美元(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天價),但租給華人卻可以收到五百美元。一個蓬勃發展的華人商業社群很快就在杜邦街與其他街道出現。到了一八五六年,在一本名為《東方》(Oriental)的工商名錄裡列出了三十三家商店、十五家藥行、五家草藥店、五家餐館、五家理髮廳、五家肉舖、三家民宿、三家木料行、三家裁縫店、兩個銀匠、兩個烘焙師、一個雕匠、一個刻字工、一位口譯員,還有一個幫美國商人拉生意的掮客。

這些華人移民並不是人人都識字,所以這新生的當地社群很快就需要提供寫字服務的人。甚至某些廣東人的教育程度較好,很快就學起了外語,其中少數甚至不只會講流利的英語,還有西班牙語。他們大都被聘為抄寫員,幫不識字的華人寫信給老家的親戚。少數幾位具備新文書寫的技能,於是創辦了一些在舊金山與加州流通的華文小報。在一八五四年問世的《金山日新錄》(Gold Hills News)很可能是第一份在美國出版的華語報紙。兩年後,《沙架免度新錄》(Chinese Daily News)在加州北部城鎮沙加緬度開始印行,以至於後來當地某位史家評論道:「我們這個城市有那麼多日耳曼語(譯註:當時德國尚未成立)和法語人口,但出版的第一份外文報紙居然是以華文印行的,真是有點奇怪。」如果這位史家知道華人向來注重教育,也許他就不會感到那麼訝異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