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得觀點:當政府失靈,民間與地方的努力將成為氣候協定的救贖?

2018-09-28 07:10

? 人氣

經濟學人認為,由於全球有半數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且將在本世紀中業達到70%,故此,在城市推動減碳有其意義。尤其重的是,新近的調查顯示,在一份100個韌性城市(resilient city)的調查中,氣候變遷已被認為是僅次於不平等(inequality)、老舊基礎設施(aging infrastructure)的第三大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學人另引用最近在舊金山會議中提出研究報告,指出,由超過9,000 個都會區組成的C40甚至認為,促進能源效率、大眾運輸工具及電力系統的脱碳,可創造1千4百萬個新工作,並預防1千3百萬人,在2030年前死於早發性污染相關疾病。

在迷霧中摸索,看台灣的借鑑空間

相較於這些外國團體的觀察,我國雖有縣市層級的類似主張,六都也很積極投入減碳的倡議,並參與國際網絡,如ICELI,但除前述法政體制之限制外,尚未完全自由化的電業結構,以及規模與數量均有限的大眾運輸系統,加上難以擺脫的機車依賴,都讓我國很難在自下而上的努力上獲致成果。但是我們也不必因此便認為,我國將會是少數大幅落後於外國城市之表現者。

KH-LRT:已環線配置強化高捷路網的高雄輕軌列車(鄭羽哲提供)
六都雖積極投入減碳的倡議,但尚未完全自由化的電業結構,以及規模與數量均有限的大眾運輸系統等,都讓我國很難獲致成果。(資料照,鄭羽哲提供)

畢竟經濟學人雖認為外國這些:「…地方氣候行動主義是歡樂的泉源…」,但是迄今並未見太多真正的歡樂。

例如,布朗和彭博領導的American Pledge,將只能在NDC啟動後的7年,減少2千6百萬噸碳,這遠低於依據C40在去年估計的2030年前13億噸。經濟學人認為,太多的倡議都流於「品德」(Virtue)的訴求,而欠缺量化、可供查核認證的方法及指標,這導致許多人的跟進是怕遭人指責扯後腿(lagging),而不是他們真的有具體的方法和資源可以投入。經濟學人甚至質疑,像這種地區性的「本位倡議」(selfie initiatives)若處置不當,反而會導致更大的傷害;例如,當北京的工廠被移往河北後,當地稱幸的5年減碳7百60萬噸績效,卻是以河北碳密集度的大幅增加作收。以鄰為壑正是不當地區主義可能衍生的疑惑,更是當前最難掌握碳洩漏(carbon leakage)問題之所在

然則,這種現象又豈能單純歸咎給地方,試想是誰下的令搬遷北京工廠?又是誰不願完善MRV規範及提供法治基礎給地方自治,讓地方及民間能在有限的資源下,以其理念和執著,為全國甚至全球的減碳做出貢獻。回歸本質的思考,不正是全球的政治人物,不斷的悖棄承諾(如京都議定書),不斷的反覆,才讓自下而上的努力顯的如此重要

持續不挫的世界公民運動仍有賴政府的支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