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慰安婦歷史傷痛、理解傾聽多元聲音—風傳媒與婦援會「慰安婦座談」紀要

2018-09-17 19:34

? 人氣

南韓大邱市大邱女子商業高等學校內和平少女像。(顏麟宇攝)

南韓大邱市大邱女子商業高等學校內和平少女像。(顏麟宇攝)

「慰安婦」不單是專有名詞,更是現實中與大家同樣活在當下的女性,而她們過去經歷的傷痛,時時警惕大眾歷史悲劇不可重蹈覆轍,長期關注「慰安婦」、家暴受害者的台灣非政府組織「婦女救援基金會」(婦援會),與前往南韓深度採訪「慰安婦」議題的《風傳媒》合作,16日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座談會,分享南韓與台灣在「慰安婦」議題上所做的努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歷史、超越傷痛:超越國界的性暴力受害者-慰安婦專題報導

願意站出來發聲 「慰安婦」倖存者的一大步

「自從把婦援會整理的『慰安婦』倖存者資料轉換成文字出書,寫成《鐵盒裡的青春》之後,我之後都沒有辦法再寫書,因為太沉痛了」,《風傳媒》總主筆夏珍活動開場致詞時強調,婦援會為「慰安婦」倖存者的付出和努力相當偉大;而婦援會執行長范情簡述「慰安婦」運動發展史,提及當年台灣的「慰安婦」倖存者控訴日本暴行時,只能在黑布後方發聲,不願露面的情形。

慰安婦座談:婦援會執行長范情(郭丹穎攝)
慰安婦座談:婦援會執行長范情(郭丹穎攝)

由於當年社會風氣和傳統思想影響,「慰安婦」倖存者對於站出來指控日本的不人道行為有諸多顧慮,而在婦援會的陪伴下,這些倖存者逐漸勇於出面,告訴大眾戰爭帶來的痛苦,婦援會也提供她們心靈療程,協助她們走出傷痛,建立新的人生。針對台灣企業家許文龍2001年提到「慰安婦」是出於「自願」的說法,范情語重心長表示,這對「慰安婦」運動是一大反挫。

台韓不能完全類比 雙方面臨不同問題複雜度

范情解釋,「自願」去當「慰安婦」這個說法其實不可取,因性別不平等,女性可取得的經濟資源有限,加上多數受害者都是社經地位較低的族群,即使有少數所謂的「自願」,其實是大環境下的不得已,加上聯合國已認定的「軍事性奴隸制度」下,沒有自由,無法選擇工作待遇,無論「非自願」或「自願」,都是受害人,爭論自願與否並無太大意義。

針對南韓的「慰安婦」運動蓬勃發展,大眾也較關切,范情則說,南韓也有他們問題。每個地方都有各自面對的問題複雜度,台灣各族群有其各自的生命經驗和歷史背景,「慰安婦」議題往往涉入民族、國家認同、政黨抗爭框架中,無法看到戰爭下女性的處境,導致這個和每個人有關的議題被很多人忽視。

中國國民黨數周前在台南市黨部外設置「慰安婦」銅像,但日前遭到日本右派團體「慰安婦真相國民運動」幹部藤井實彥踢一腳後,隨即引發全國關注,而南韓至今已設立近60座紀念「慰安婦」的和平少女像,對此范情認為,設置銅像必須要再仔細討論,「這關係到銅像本身的意義、設置銅像的目的,以及能夠發揮的效果」,因此要有全盤的策略。

南韓慰安婦「和平少女像」意義解析(風傳媒製圖)
南韓慰安婦「和平少女像」意義解析(風傳媒製圖)

文創、展覽 軟性力量傳承「慰安婦」議題

儘管台灣的「慰安婦」倖存者只剩2位在世,婦援會仍努力傳承此議題,讓後是知道這段慘痛歷史。范情強調,婦援會積極參與相關的國際活動,包括每年舉辦的「日軍『慰安婦』問題亞洲團結會議」,並提交歷史資料參與《慰安婦之聲》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此外,婦援會也與荷蘭「安妮之家」合作,首度在台舉辦「安妮之家」展覽,傳承人權議題

前往南韓製作「慰安婦」議題深度報導的《風傳媒》國際中心記者簡恒宇說,這次製作的專題方向以放眼未來、傳承議題為主軸,分享南韓用教育、旅遊、藝術、文創等軟性方式,告訴年輕世代「慰安婦」相關歷史,其中特別的是南韓國高中學校中,更有專門討論「慰安婦」議題的社團,而學生會透過錄製影片、繪製漫畫、擔任志工等方式,為「慰安婦」倖存者盡一份心力。

20180311-慰安婦專題,韓國首爾,電影《花漾奶奶秀英文》製作人:姜和燕。(顏麟宇攝)
電影《花漾奶奶秀英文》原作者兼製作人姜和燕因此片獲得國際特赦組織褒揚關注人權。(顏麟宇攝)

「慰安婦」or性奴隸—如何稱呼她們又不傷害她們?

相較於台灣目前僅發行2部「慰安婦」議題的紀錄片,南韓近期平均1年有1部關於「慰安婦」的商業電影,對於台灣未來能否出現像是《花漾奶奶秀英文》這種「劇情導向」的「慰安婦」電影,簡恒宇回應,南韓也有與台灣相似的處境,《花漾奶奶秀英文》故事原作者兼電影製作人姜知燕當時受訪時坦言,遇過演員以各種理由婉拒演出,也擔心被批評消費「慰安婦」,利用她們來賺錢

當被問及對「慰安婦」一詞的看法時,簡恒宇解釋,「慰安」原本是正面的意思,但「慰安婦」所做事情並非「正面」之事,況且她們是被迫替日本士兵提供性服務,正因行為與「慰安」原意偏離,因此「慰安婦」一詞必須加上引號,「不過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報告上使用『軍事性奴隸』這個名詞,但對部分倖存者而言,她們不願意,也無法接受被看作是『性奴隸』」。

氣日軍、氣人口販子 「慰安婦」阿嬤最氣的還是自己...

在婦援會服務超過10年的社工,婦援會婦幼部台北婚暴組督導的楊麗芳分享「慰安婦」身心療癒工作坊的內容。(郭丹穎攝)
在婦援會服務超過10年的社工,婦援會婦幼部台北婚暴組督導的楊麗芳分享「慰安婦」身心療癒工作坊的內容。(郭丹穎攝)

在婦援會服務超過十年的社工楊麗芳,曾經帶領「慰安婦」阿嬤們進行身心療癒工作坊,也分享了在工作坊中陪伴阿嬤的點點滴滴。目前為婦援會婦幼部台北婚暴組督導的楊麗芳表示,阿嬤們對拐騙她們的人憤怒,對當年虐待她們的日軍生氣,「但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氣自己為什麼被騙」。

楊麗芳說,阿嬤們的痛與苦包括戰場上受到的性暴力,和往後造成的生理疾病,戰爭結束後要面對社會對她們的歧視及壓力,以及無法原諒自己失去貞潔的罪惡感。她表示,有些阿嬤說,她們在「慰安所」一天要接20到30個客人,否則不准吃飯、休息;戰爭的空襲,讓她們隨時活在死亡的恐懼中;日以繼夜不斷提供性服務,性器官受到感染,以及墮胎、流產,都對阿嬤們造成生理傷害。

戰爭結束回到家鄉,社會上又將「慰安婦」視為娼妓,在背後嘲笑、批評,讓阿嬤們覺得自己很丟臉,「好像是做了壞事抬不起頭」,痛苦萬分也不敢告訴家人。傳統貞潔價值的禁錮,讓阿嬤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還曾說自己就像垃圾一樣,可以隨人操弄,強烈的自卑感從而影響阿嬤往後的婚姻及愛情,有人選擇與社經地位較低的人結婚,有人則一生不婚。

在婦援會服務超過10年的社工,婦援會婦幼部台北婚暴組督導的楊麗芳分享「慰安婦」身心療癒工作坊的內容。(郭丹穎攝)
在婦援會服務超過10年的社工,婦援會婦幼部台北婚暴組督導的楊麗芳分享「慰安婦」身心療癒工作坊的內容。(郭丹穎攝)

情緒釋放、療癒傷口 婦援會工作坊讓阿嬤面對創傷、面對自己

楊麗芳說,從1996年到2012年間,婦援會透過工作坊給阿嬤們身心照顧的支持,透過表達性藝術治療、瑜珈、戲劇、攝影等,帶領阿嬤情緒釋放、療癒傷口,並且面對創傷與正面的經驗。例如他們曾經以一塊黑布代表日軍,讓阿嬤在用雨傘搥打的過程中,講出她們的恨、怨,阿嬤們一開始會咒罵,但通常打了兩三下就都泣不成聲,讓人忍不住鼻酸。


在療癒過程中,也曾有一位心理醫師以菩薩的故事,正面詮釋阿嬤們過去的傷痛經驗。他告訴阿嬤,有一個村莊中住著惡霸,不斷姦淫村中少女,菩薩知道了這件事,就化身為一位少女,讓其他少女可以免於被姦淫的命運。過程中就有阿嬤回想起,她在「慰安所」時聽說有士兵因為沒錢,就隨意性侵路上少女的事件。這樣一個小故事,卻能賦予阿嬤過去痛苦經驗,一個正面意義,讓她們不再責怪自己。

阿嬤們的圓夢計畫:穿白紗、當空姐,玩遍澎湖、金門、馬祖

除此之外,婦援會也為阿嬤們圓夢,讓阿嬤穿上白紗,還當空姐、交通警察,體驗不同工作,還安排他們與鄉土劇演員見面。阿嬤們一開始還擔心自己穿上白紗不好看,但彩妝師巧手裝扮加上美麗白紗,阿嬤們看到鏡中的自己,也會害羞笑說,原來自己打扮起來還是很美。阿嬤們因為生活困苦,很少有旅行經驗,某天她們提議希望能到澎湖、金門、馬祖旅遊,雖然經費困難,婦援會最後還是想盡辦法,完成阿嬤的夢想,甚至還帶她們去了小琉球。

談藤井實彥腳踹慰安婦銅像:也有日本人不畏壓力,為阿嬤發聲

《風傳媒》國際中心記者魏嘉瑀則針對藤井實彥腳踹慰安婦銅像,特別提到日軍「慰安婦」問題解決全國行動共同代表柴洋子。她表示,在事件發生後,許多人會用二分法批評日本人都是可惡、邪惡的,但事實上仍有很多日本人,即使面對強大壓力,還是堅持政府要對「慰安婦」道歉,還原真相。

她說,柴洋子是台灣慰安婦運動的重要盟友,在採訪時也不斷關心「台灣的阿嬤們還好嗎」?柴洋子曾說,日本右翼可說是極盡所能的攻擊日本的「慰安婦」支援團體,例如,日本極右派團體「日本第一黨」成員櫻井誠就曾拿著大聲公,在「慰安婦」支援團體舉辦活動時,辱罵他們是「韓國人的走狗」、「叛國賊」。報導南韓慰安婦故事的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植村隆,也被右翼批評是「賣國賊」,甚至肉搜出他女兒的照片,網路霸凌她,要她去死。魏嘉瑀強調,希望大家在看待慰安婦議題時,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即使在日本也有人不畏壓力,為慰安婦阿嬤發聲。

風傳媒與婦援會舉行慰安婦座談。(郭丹穎攝)
風傳媒與婦援會舉行慰安婦座談。(郭丹穎攝)

現場也開放聽眾對講者提問,有人提到《帝國的慰安婦》作者朴裕河的主張—「慰安婦」成為一種國族主義工具。魏嘉瑀對此問題表示,「慰安婦」議題背後的問題複雜,各國也有不同的經驗。但她期許台灣社會在討論「慰安婦」問題時,能接納不同的聲音,以不同的角度去討論,而不是打壓不同的聲音。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