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彎道超車,誰說基隆不能有條捷運?

2018-09-18 06:4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表示,基隆輕軌系統將可以透過連接高鐵、台鐵、北捷、機捷等系統,將空港、海港連成一線,打通北北基桃的生活圈。(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表示,基隆輕軌系統將可以透過連接高鐵、台鐵、北捷、機捷等系統,將空港、海港連成一線,打通北北基桃的生活圈。(總統府提供)

搬遷到基隆一年多了,習慣了大台北地區的捷運系統,忽然「下放」到沒有捷運的蛋殼區,很鬱卒。詢問基隆的朋友:難道你們都覺得這樣很OK嗎?基隆的朋友回答道:「我們也想要有捷運啊,但是,可能嗎?」有機會遇到一位曾經任職基隆市政府的前朝高官,談到基隆捷運和輕軌的問題,高官很認命地回答說:「基隆不可能有捷運!捷運太貴了!老百姓負擔不了,捷運公司也沒辦法賺錢!」許多基隆退休公務員,也曾信誓旦旦地引用工程技術的觀點,反覆說明北基捷運的不可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幾天,朋友傳來line的截圖,一位市議員候選人回答選民關於「捷運到基隆有困難嗎?」的問題時說:「其實困難度滿高的…如果是一個班次間隔15分鐘以上、到台北要一個小時以上、票價50以上甚至近百的捷運,會是基隆人想要的捷運嗎?」這位候選人講的是,其實不是捷運,而是擬議中的輕軌。或者說的更真確些,其實就是已故立委劉文雄倡議的台鐵捷運化。

前一陣子,看到基隆公車廂外廣告:「就要捷運,輕軌免談」原以為終於有候選人要為基隆市的發展、為基隆市民的通行正義,挺身而出了。不料,望穿秋水,就是不見有進一步的闡述。

和基隆人聊捷運,讓我很好奇----基隆人為何如此的認命?何以如此自卑?自卑到自承基隆不應該擁有捷運系統?是因為民進黨的前瞻計畫中已經給了基隆一條輕軌,所以,基隆人被安撫了?半推半就地接納了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於是,捷運不再是基隆人的首選了?基隆每天有這許多通勤族前往雙北,難道,他們都不會產生一種相對剝奪感?不會想要爭取一條捷運通行北基之間?基隆人竟真的這麼信賴少數技術工程人員的觀點?

難道,真的就像朋友說的,「基隆捷運這個議題,每次選舉都被拿出來炒作,基隆市民每次都被騙,騙到麻木了,因此大家對捷運都不再抱持著幻想了!」我Google了相關的關鍵字,很驚奇地發現了一段影片,摘要以下的文字:

《捷運要建設到基隆,我們的訴求並不只是為了縮短幾分鐘的車程而已, 更重要的是,捷運南港基隆線將會帶動基隆全面建設改造的發動機!》

《推動包括新市鎮開發、都市更新、新產業區的規劃、觀光景點與捷運站等等的整體配套建設!》

《未來基隆車站應該像台北京站一樣,有百貨、有餐廳、有電影院、有書店,成為一個現代化複合式的轉運中心。》

《捷運的建設,不是為了載你到台北去上班,而是基隆百年的建設與發展。 只要有城市的遠見, 只要團結所有基隆人的力量 一定可以讓基隆再次變成一個繁華進步的城市。》

說的挺好的,這不就是鼓吹基隆捷運的最佳說詞嗎?仔細一瞧,竟然是現任基隆市長林右昌在2014年選舉時的廣告影片(CF),凡PO過,YouTube一定找得到!

朋友說得不錯,2014年基隆市長選舉時,藍綠候選人都主張要建設基隆捷運。藍綠陣營的唯一差異是路線規劃的不同。然而,四年後的今天,基隆人終究又被騙了一次!

2017年,林右昌上任兩年多,基隆人盼望的捷運沒有來,蔡英文隨隨便便地給了基隆一條「虛擬」中的輕軌。林右昌忘了他對選民的承諾,感激涕零地說,輕軌是天上掉下來禮物!

說輕軌是虛擬,是因為,蔡英文將輕軌賜給林右昌時,基隆輕軌連可行性研究都沒做,輕軌要和南港哪個捷運站對接,也都還沒確定。難怪,連柯P都說:「基隆輕軌連終點站、路線都還不確定,可行評估還沒有做,就先匡列82億預算,這是『畫虎爛』。」

基隆輕軌捷運周邊重要建設示意圖。(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輕軌捷運周邊重要建設示意圖。(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對民進黨和林右昌而言,或許,柯P一針見血的批判太沉重,因此,基隆輕軌,一改再改。以下便是基隆輕軌「變身」的時間表。

2018年4月底,林右昌做施政報告時,尚在規劃中的輕軌忽然增加了5個站址,每小時班次,忽然從4班增加為10到12班,從基隆到南港的行車時間,也忽然縮短為25.5分鐘。(我向來不輕易相信官員說的話,於是,很務實地測量了一下,捷運板南線14站需時40分鐘,基隆輕軌14站居然只要25.5分?輕軌竟然快過捷運?台灣軌道工程技術豈不可以外銷了?)

2018年5月23日,交通部期末報告建議將台鐵原先的三軌增加一軌,基隆輕軌變身為雙軌。(2017年3月蔡英文宣布興建基隆輕軌,說是要和台鐵共軌,但未公布細節。隔年的5月,交通部期末報告才出爐?證明了基隆輕軌和其他前瞻建設裡的軌道計畫,都是先畫靶,再射箭。)

2018年6月17日,林右昌說,基隆輕軌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可望動工,可行性評估報告也出爐了。(恰好印證了柯P的批評,可行性評估都沒做,就先唬爛。換作是您府上蓋房子,設計師連建築設計圖都沒畫好,您敢匯款到他帳戶?)

2018年6月17日,林右昌說輕軌南港段將地下化,追加經費由台北負擔。

2018年6月27日,林右昌「追加經費由台北負擔」的說法,遭台北市捷運局打臉。

2018年6月29日,交通部鐵道局乾脆將基隆輕軌改稱「基隆輕軌捷運」《見:交通部鐵道局(基隆輕軌捷運建設計畫規劃作業前置作業)》。從此,貍貓換太子,「輕軌」居然搖身一變為「捷運」了!烏龜變成兔子!這真是台灣工程技術的最偉大的突破!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輕軌是輕軌,捷運是捷運,輕軌的英文是Tram-Train,捷運的英文是MRT,如果,輕軌可以冒充捷運的話,那麼,高雄輕軌不就可以號稱是第二條捷運了?看來,陳菊比林右昌還要老實些!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因此,基隆的鄉親糊里糊塗地、誤以為基隆即將有捷運了?

其實,捷運(MRT)輕軌(Tram-Train)大不同,請看下面的「懶人表」:

捷運(MRT)輕軌(Tram-Train)大不同。(作者製表)
捷運(MRT)輕軌(Tram-Train)大不同。(作者製表)

基隆的朋友如果還是沒搞清楚輕軌是啥碗糕,建議您搭乘高鐵到高雄實地考察一下高雄輕軌,您就會明白:輕軌是無法和捷運相比較的啦!(順便一提,林右昌在2014年競選文宣裡也曾經提過,基隆將是西部走廊唯一既沒有高鐵也沒有捷運的城市,他為基隆人抱不平!)

回過頭談談為什麼基隆理應有捷運。趕個流行,列舉10點理由。

一、20多年前,淡水人口8萬,捷運到了淡水,那時候,基隆人口35萬,沒有捷運;今天,基隆還是沒捷運! 三峽、鶯歌,人口都不如基隆多,三鶯捷運正在建設中,基隆捷運還在爭議中?為什麼基隆不該有捷運?

二、基隆捷運運量不足,是賠錢貨,所以不該有捷運?台北捷運也還在賠錢,台北捷運是否該停止營運?從大台北的捷運經驗來看,捷運可以改變一個城鎮的風貌,捷運進基隆,都更自動報到,老舊基隆自動變身,創造嶄新基隆。

三、有了捷運,房價上漲,城市居民資產總值增加。上網查一查北北基各地房價便可明瞭,有捷運的地方,房價高過於沒有捷運的地方,就連已經規畫捷運、尚在建設中的區域(如建設中的三鶯線沿線),房價都要高過基隆。基隆房價長期低迷,市民資產長期縮水;那麼,是誰偷走了基隆人的資產?不都是因為沒有捷運惹的禍?

四、有了捷運,新商圈興起,活化商業,周遭都市景觀更新。看看江子翠、新埔、大坪林、蘆洲,再看看基隆市的仁一路、愛三路,義一路,還不明白嗎?

五、有了捷運,觀光商機自然到。淡水漁人碼頭、紅毛城,還有北捷沿線的美食街,如東門站、永康街,盡是國外觀光客的足跡。基隆人能不羨慕嗎

六、基隆每天12萬人通勤雙北,台北捷運開通了20年,粗略估算,基隆通勤族20年來貢獻北捷超過400億。該是北捷回饋基隆人的時候了。

七、基隆每天有4萬開車族奔往雙北上班上學,每月平均汽油支出4000元,20年來,汽油支出高達384億。捷運開通,開車通勤族減半,減碳成績呱呱叫!中油可能不爽,賣汽車的也可能不爽。

八、想想看,20年前,假如基隆捷運跟北捷同步啟動,今日基隆,肯定繁華!未來20年,基隆還要重蹈覆轍,持續衰敗? 再想想,20年前,基隆未必比桃園差,如今,中央政府耗資1200億送給桃園捷運大禮,綠線也準備開工了!卻不願花500億給基隆一條捷運?

九、雙北市民搭乘捷運轉公車,公車轉捷運,一小時內轉乘,政府補貼8元。基隆市民搭火車、公路班車、城際公車,進雙北,轉捷運,沒優惠,政府也不補貼。基隆市人均所得低於雙北,政府卻補貼富人,歧視基隆人,豈有此理?

十、2018年起,雙北通勤族搭乘公共運輸系統(捷運+公車)月票1280吃到飽!等於基隆通勤族變相補貼雙北通勤族!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基隆人看完上面10點,如果還是無感,還是覺得基隆人不值得有捷運,那麼,您大概已經自甘墮落為三等公民了!不值得幫您興建一條捷運!

關於北基捷運,歷年來的爭論焦點其實就在於財政觀點,在於捷運會不會賺錢,在於地方政府有無能力自籌配合款?更真確的說,在於大家都認為捷運屬於基礎公共建設,一定要由政府來主導,一定要由中央來買單!

換個角度來思考,公共建設落後的城市,如基隆,要想真正成為現代化城市,是不是應該彎道超車,用新觀念、新思維、新政策來從事公共建設呢?關於基隆捷運,容我提供幾點新觀念供基隆朋友參考。(坦白說,我在基隆的生活經驗,基隆朋友可能因為失望過深,連接受新觀念、新思維的勇氣都消失了!)

第一,捷運建設可不可以引進外資呢?引進外資從事基礎建設,除了可以引進資金、技術外,最重要的是,基礎建設一旦開始商業運轉,外資搬不動,也搬不走。

第二,捷運系統的籌建,可不可以採取PPP模式?也就是公私機構合夥(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地方政府可以用路權入股,系統及車輛供應商可以用技術設備入股。

第三,基隆捷運能否成立獨立的捷運公司來經營管理?譬如,就叫北基捷運公司。北基捷運公司可不可以一開始就民營化?可不可以公開上市,引進民間游資?可不可以引進外國投資夥伴?可不可以向國際投資公司貸款融資?外國團隊可不可來台灣經營管理捷運系統?

第四,捷運系統工程的設計、招標、發包,可不可以開國際標呢?

第五 ,北基捷運的規劃路線,不能有些創意嗎?當年台鐵淡水線可以改造為捷運,為何北基台鐵系統不能改造為捷運?北迴鐵路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嗎?為何不能有跳脫現有台鐵路線的規劃設計呢?北基捷運的終點站一定要在基隆火車站嗎?不能穿越山丘,延伸到人口最多的安樂區嗎?不能規劃成循環線嗎?北基捷運一定要潛入地下?一定要走在路面?沒有別的選擇?

第六,北基捷運經過北市、新北、基隆三市,三市政府能否都成為股東?能否與北基捷運公司簽署特許經營權,授權或合作經營某些新興產業?(事關智慧財產權,容我賣個關子。)

基隆輕軌評估方案附圖。
基隆輕軌評估方案附圖。

新觀念很難讓人們接受,特別是保守的政府部門既不願接受新觀念、新科技,還誤認為政府是萬能的,是最了解公共資源的分配。其實,耗費2000多億的治水工程,一雨便成災,便可了解,政府主導的基礎建設(治水也是基礎建設之一),難逃分贓,最沒有效率,也最浪費國家資源。另一個例證便是桃園機場捷運。當年,桃園機場捷運玩的遊戲就是透過競標讓國內毫無經驗的財團BOT,紛擾多時,得標財團瓦解,又轉回政府主導招標發包,前後鬧騰了25個年頭才通車。比桃捷晚規劃、晚招標發包的香港機場快捷(Airport Express)都已經商轉了15 年頭了!這是多麼大的諷刺!你,還能相信政府從事基礎建設的能力和效率嗎?

你若還不信。再舉個相對的例證。96年,台灣開放行動通信市場,當時的遊戲規則是准許國外企業投資20%,且投標公司皆為上市公司,可以透過發行新股籌措資金。但台灣民營企業皆無架設基站與系統的經驗,亦不知如何經營管理電信公司的營運,甚至連基本的客服都鬧不清楚。97/98年,從籌建系統網絡到採購招標,再到民營行動電話公司開業商轉,國際投資夥伴都幫了大忙,加速了台灣電信民營化的速率。各家行動電公司開台之初,多半請了外國和尚來念經;有直接聘請外國專業經理人擔任總經理的,有外聘顧問公司的,更多的是和外國系統設備供應商合作,引進技術團隊與Know How。如今,台灣的行動電話普及率,睥睨全球,電信三雄莫不賺得滿懷黃金?

遺憾的是,台灣民營電信公司只顧錢賺,卻不願投資在研發,不願投資在軟體,所以,等到4G時代來臨時,台灣的電信產業又和國際科技的發展,脫了節!也遠遠落後大陸的行動通信產業的發展步伐,以至於台灣的行動互聯網運用,迄今欲振乏力。

拋磚引玉,希望能挑動更多的創意,用彎道超車的思維,來思索、來規劃落後城市和地區的基礎建設方案。更希望下一任基隆市長,不論是藍是綠,能夠真正站在興利基隆的角度,用新的觀念、新的思維和新的政策,為基隆人打造一條捷運!這樣卑微的期望,可有實現的機率?或者,基隆人還是要繼續被騙?基隆還是要繼續衰頹?

*本文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