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就在家旁邊怎麼辦?學者:與其要人不接近,更應找出與動物共存之道

2018-09-17 08:10

? 人氣

今年六月在石虎田出沒的食蟹獴(圖/新竹林管處提供)
目前在苗栗及南投,已有農人主動停用農藥,讓石虎的獵物如老鼠、野兔及鳥類能在田裡出沒,進而讓田地成為石虎的覓食處。圖為曾在石虎田出沒的食蟹獴。(資料照,取自新竹林管處提供)

學者提「動物保育成效給付」提高民眾保育意願

事實上,目前在苗栗及南投,已有農人主動停用農藥,讓石虎的獵物如老鼠、野兔及鳥類能在田裡出沒,進而讓田地成為石虎的覓食處。民間也因此衍生以石虎友善為訴求的「石虎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教授裴家騏,則進一步提出「動物保育成效給付」構想,規劃若某縣市石虎密度增加、或是目擊新生小石虎,中央就會透過增加縣市統籌分配款給予鼓勵。裴家騏認為,現行的保育補償方式不佳,好比石虎偷吃農民飼養的雞,政府的補償程序長、成效不佳,如果能改為透過保育成效給付一次性補償,把每隻石虎一生中可能為居民帶來的損失一次付清,應能提高一般人保育的意願。

裴家騏也坦言,不少苗栗人認為許多開發案因石虎卡關、因而把石虎視為地方發展絆腳石,甚至說出「有石虎很倒霉」。若有保育成效給付,鄉親也許不用覺得自己必須「相忍為國」,反而會希望看到石虎越多越好。

苗栗火炎山 石虎。(石虎保育協會提供)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所教授裴家騏指出,不少苗栗人認為許多開發案因石虎卡關、因而把石虎視為地方發展絆腳石,甚至說出「有石虎很倒霉」。若有保育成效給付,鄉親也許不用覺得自己必須「相忍為國」,反而會希望看到石虎越多越好。(石虎保育協會提供)

全面劃設保育區仍有難度 政府盼改造國有地吸引石虎移居

農地上的人獸共存或許可透過研究、溝通解決,但當面對大面積開發造成棲地破壞,民眾又該如何監督?吳勁毅則表示,大面積的開發首要應衡量必要性,若無法避免開發,就應具體藉由環境科學量測提出平衡環境影響的補償方法。裴家騏建議政府應更精細區分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並針對極稀少的物種提高保護強度,提撥足夠的經費劃設保護區、進行損害補償,以真正達成保護功能。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夏榮生則表示,政府目前的確無法為棲地與人類活動區高度重疊的保育類動物全面劃設保育區,官方的保育工作仍將先以國有林地內為主。夏榮生也說,今年已開始在國有林班地進行棲地營造,意即要改造國有地、吸引石虎移居,如此能受到較多保護,生存威脅也能降低。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