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家盟痛批教育部響應「國際反恐同日」:同性性行為如同毒品,具有傳染性

2015-05-17 14:48

? 人氣

第一,把同志納入性別平教育法是根本上的錯誤。「性別平等」不能脫離兩性間的脈絡,是男女之間因缺乏完整理解造成彼此關係上的緊張與歧異,與「性別特徵、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等所謂同志特質並沒有直接關聯,同志是性對象與性行為的錯亂,與性別或性別平等並沒有必然關聯。男女同性戀者及雙性戀者從來就不會把性別搞錯,他們都一再呼籲他們沒有性別障礙、不要對他們污名化,男女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根本上與性別平等無關,卻被拿來作為性平教育的內容,非常離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整個「性別平等教育法」不但完全沒有提到「男女」兩個字,且過度著墨同志保障,只談與男女分歧無關的「性別特徵、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還在施行細則中要求學校要傳授同志教育。亦即性平法等於是一部保障同志的教育法。該法對於性霸凌防治的定義:係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條文中完全沒有男女間的兩性霸凌或針對兩性問題做任何規範。有婦運領導者就曾指出,這是一個偏離性別主題的政治運作,耗費國家資源與時間,完全失焦。如今教育部又配合國際日刊登此文,坐實性平教育等於保護同志的偏頗政策,令人難以認同。

第三,教育部以國家單位來替同志護航,是在戕害下一代的人格完整與性行為正常發展。「國際反恐同日」的來源是標記美國第一個立法通過同性戀婚姻(麻州)的通過日期,麻州嗣後經5年追蹤統計,證實通過立法後對下一代產生嚴重傷害的後遺症。麻州是在2004年通過同性婚姻法,結果麻州學生開始大量出現自我認同為同性戀並嘗試同性性行為,據2005年到2009年之間所作「麻州青年危機行為調查」Massachusetts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顯示,兒少自我認同為同性戀者並嘗試同性性行為,5年內爆增了50%。同時美國一項對17歲女孩性行為模式的權威研究發現,同性戀行為被法制合理化之後,有同性性行為的比例從2002年的5%增加為2006至2008統計的11%。

可見同性性行為如同毒品,具有傳染性,誘導兒童與青少年去模仿、學習與嘗試,許多青少年因異性戀失敗後被同志引誘而走入同性戀,所有成為同志的原因幾乎都可在原生家庭及後天環境上找到成因。護家盟之所以極力反對同志宣揚同性性行為的考量正是在此。如今卻由教育部等家單位同志進行護航與包裝,令人無法接受與忍耐。

第四,教育部並未釐清同志人格權與同志性行的區隔,包括國家及社會都將兩個議題混為一談。護家盟對同志仍是疼惜與充滿愛的,我們並不恐同或反同,也不厭棄同志,而是反對同性性行為的宣傳、張揚、公然展演…等擴散作法。護家盟尊重同志人格權,對同志當事人:尊重、疼惜與充滿愛;對於同志性行為:忍受、管教、不認同;對於性行為的擴散:反對、禁制、嚴厲對待。護家盟對同志永遠充滿愛與關懷,從未恐懼同志,如果有任何恐懼,是恐懼同運把傳染病傳給下一代,因此「恐同」名稱不符合現實與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