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外打招呼,加上「這個字」就能拉近你們關係!4招「道地英文」,讓你聊出好人緣!

2018-09-16 08:30

? 人氣

西方人和我們溝通的重點不太一樣。跟外籍人士學英文,或是看各類的影集節目,學到的「溝通策略」比「文法單字」更寶貴。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溝通方式,學起來,下次你也可以這樣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Hi, XXX—經常喊對方的名字

(1) 喊對方名字

想想你與同事怎麼打招呼?多數人見面時,都說,「早!」、「再見!」、「先離開了!」很少喊對方的名字。辦公室裡的老外看到你打招呼,一定會喊出你的名字,“Hi, Lily.” “Hi, Jason.”。名字一喊,雙方距離的拉近了。試試看,喊對方的名字,更強化人際關係。

(2) 說自己的名字。

Nice to meet you, Jeremy Lin.(你好,我是Jeremy Lin)。老外打招呼一定先喊自己的名字,為什麼?這樣一來,對方就可以喊你的名字了。展覽、國際會議場合,經常會遇到半生不熟的人,這時先說自己的名字,讓別人及時可以寒喧,避免尷尬。

與人初次見面,可以在打招呼的同時大方說出自己的名字,以方便對方稱呼。(圖/取自pixabay)
與人初次見面時,可以在打招呼的同時大方說出自己的名字,以方便對方稱呼。(圖/取自pixabay

But--先「讚美」,再講「不過...」

西方人對你給他建議,多半不會馬上拒絕。就算不想採納,通常也會客氣地說:“It's a good idea, BUT not a full solution.”(你的主意很好,但不見得能完全解決問題。)

西方人婉拒別人邀請,也這麼用:“Thank you for asking, BUT I already have plans tonight.”(謝謝邀請,但我今晚有事。)

有時也把“Let me think about it.”作為緩衝或推辭的藉口。

Humor--以自嘲的方式解圍

西方人遇到難堪情境,也能泰然處之,甚至以自責或自貶的方式,一笑了之。例如:老闆帶著責備的口氣說:“You miss the deadline.”(你沒有按時交差。)屬下也會冷靜以對:“Yes. I'll make sure I meet the deadline next time.”(是的,我下次一定準時。)

在遇到自己犯錯時,也會說:“I goofed it.”(我做錯了。)在遇到自己笨手笨腳做不好一件事時,也會說:“I am all thumbs today.”(我今天笨手笨腳的!)

上班遲到,老闆質問時,他會說:“You are right. I need to allow myself more time next time.”(是啊,我下次得把握時間。)

遇到別人做錯事,他們往往也會寬慰地說:“Don't worry, it happens sometimes.”(不要緊,這種事情有時會發生。)

politically correct--還有沒有更好聽的話

西方人與人交往少用消極語氣(即句子裡不含No或Not)。你請他幫忙,就算幫不上忙,也會說:“I will try whatever I can.”(我會盡力。)而不用“I'm sorry I can't help you.”

老外善於創造一些「賞心悅耳」的字眼。例如:醜不說ugly,而稱之為homely;胖不說fat,而說成heavy-set:家庭主婦不說housewife,而說成homemaker,智能不足不用retarded而用mentally challenged等等。

西方人習慣用婉轉、正面的方式取代消極語氣。(圖/取自pixabay)
西方人習慣用婉轉、正面的方式取代消極語氣。(圖/取自pixabay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世界公民文化中心(原標題:《溝通策略》四招妙英文化解尷尬場面)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