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觀點:中美貿易戰的台灣期待與思考

2018-09-10 06:50

? 人氣

中美貿易戰持續,台灣深陷其中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持續,台灣深陷其中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資料照,美聯社)

外界不斷議論中美貿易戰的各項後果及影響,臆測究竟誰會先低頭示好?誰先退讓?這些想法仍多從博弈的角度出發,若能積極正面的角度來看,對大陸也好、對美國也罷,與其報復及期待別人,倒不如發展壯大自己,中美之爭是一段長時期、多層面的競合動態關係,尤以中美之間的意識形態與制度差異之爭為最,這一場看似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角逐,所透露的訊息是或許現代世界觀必須從新的思維來看待,與其擔心貿易戰的後果,倒不如正面發展自己,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大陸是全球化、對外開放的受益與倡議者,應將內部改革發展工作做好。總的來說,大陸當局應該重新調整與市場的關係,並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究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陸當局必須透過減稅降費對企業形成更多助力,也能減少地方財政負擔。

但不可否認,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影響巨大,對美國何嘗又不是一項傷害?大陸的經濟發展正走到歷史關鍵點,面對改革開放後的最大長久持續的危機,與美國全局性的衝突,倘若中美衝突思維不改,必定是兩敗俱傷,因此中美都必須仔細思考。

中美貿易戰。(AP)
中美之爭是一段長時期、多層面的競合動態關係,與其擔心貿易戰的後果,倒不如正面發展自己,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AP)

事實上,美國川普總統及其團隊,確實與過去美國決策有所不同,特別是當大陸提出「中國製造2025」之後,美國已經認為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的對手,美國想要維持第一地位及大哥的角色,不能只從對付大陸的角度入手,美國最重要的還是要發展自己,而不是分裂敵人,中國有句古話「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只可惜美國仍未領悟此理。

我們可以斷言,中美貿易戰將會是場持久戰,若要期待美國年底的期中選舉來抑止這場貿易戰的機率恐怕很低。另外,透過WTO組織及規範制度來進行仲裁也難以解決本質性的問題。中美兩國都已進入長期衝突及對抗的階段,在制度之爭僵持下,或許未來將形成的中美共治的新關係,並推動全球經濟結構再平衡,這是客觀的事實,而中美雙方也必須在觀念上進行調整,與其期待敵人出毛病,倒不如強化自己的實力及發展自己。

中國大陸與美國都有堅強的鬥志與決心,美國方面沒有料想到中國大陸方面會如此的強硬與堅定,大陸當局實際上也仍期待回到談判的軌道上。而大陸當局也錯估美國靠出口轉為內銷的做法,川普不只是一位商人總統,也是一位美國至上典型清教徒的白人總統,企圖回到過去的光榮年代。因此雙方都等待對方先妥協,但換個角度來看,拿此種精神來發展自我才是正辦。

有分析家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戰引發市場動盪的話,那麼最後結果可能還是會走向互相妥協,只不過這種妥協還是一種「不對等妥協」,這種分析不無道理。美國不斷地主動出擊報復與制裁中國大陸,而中國大陸,若以王道文化來面對美國川普這種「無限上綱」的不斷挑釁,最好的應對辦法,應當是以寬容的胸懷、冷靜理性思維結合全球經濟,盡量靠著吸納各國商品與投資,構建「大市場」格局,所謂的得道多助,多發展與厚植自己的能力,中國老祖宗的智慧與道家哲學思想或許可以提供大陸新的思維,除了最好思想與行動準備外,更要藉機使力充分發展與厚植自己實力,衝突並非解決問題的良方。

中美貿易戰爆發,圖為長榮位於美國的貨櫃。(AP)
中美貿易戰爆發,圖為長榮位於美國的貨櫃。(AP)

對台灣來說,理性客觀分析並不樂見中美貿易戰的持續,畢竟台灣深陷其中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故期待一個和平理性的中美關係,才有良好的台美關係及兩岸關係,倘若部分人士企圖從中美衝突中得利恐怕才是真正的誤判,畢竟客觀事實及實力反映出最真切的情況,台灣的出口何去何從?台灣資訊、通訊、機械工業都是台灣產業主力,由於台灣與大陸國貿易連結緊密,台灣產出的零組件等中間材料外銷大陸後,最終以美國為終端輸出市場,若貿易制裁阻饒中國大陸對美出口,中國大陸極有可能減少對台的零組件採購,那麼不利台灣企業的成長、下修GDP的成長、貨幣的波動都可能對台灣帶來明顯立即的危害與損失。

總之,筆者不樂見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對於不肯收手的一方期待能夠看透看破,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已經替貿易戰指明方向,大陸在「穩中求進」基調下,「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六穩就是發展自己的具體作法與因應策略,大陸無法決定美國的出手,但可決定自己的因應方式;同樣地美國也應多花心力在照顧美國國內及自身實力,削弱對方始終無法提升自己,因此期盼中美雙方都應以發展自己為首要之務才是。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