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入畝觀點:金融帳淨流出的真相─看數字說故事大賽?

2018-09-07 06:50

? 人氣

作者說明,金融帳餘額淨流出本身是會計現象,主因與媒體宣揚的「缺乏投資意願」無關,但若大家要的只是「資金外逃」的標題,卻不在乎金融帳淨流出的真正意義。圖為台灣中央銀行。(取自Jiang@wikipedia/公有領域)

作者說明,金融帳餘額淨流出本身是會計現象,主因與媒體宣揚的「缺乏投資意願」無關,但若大家要的只是「資金外逃」的標題,卻不在乎金融帳淨流出的真正意義。圖為台灣中央銀行。(取自Jiang@wikipedia/公有領域)

近來台灣國際收支金融帳連續淨流出的新聞,惹來央行楊金龍總裁親自上陣釋疑,引發不少關注與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0402-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20年來(1998年-2017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及人均GDP與新加坡、韓國及香港之比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陳明仁攝)
針對台灣國際收支資金淨流出一事,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曾為此開記者會說明。(陳明仁攝)

長年以來,金融帳淨流出就被媒體與名嘴不斷誤解與扭曲。這當中多半帶有政治目的,比如說馬英九執政時期,某些媒體就報導「國內資金出走愈走愈烈」「找不到投資亮點」「淨流出累計可蓋101棟台北101大樓」。等到蔡英文政府上台,立場相反的另一方立刻找到機會反擊,「大崩盤!」「把錢逼走的能耐狠甩扁馬兩朝」「國內投資環境不只病入膏肓,更幾近崩潰邊緣。」

可以看出,台灣的媒體與名嘴為了達到政治鬥爭的目的,簡直幾近瘋狂邊緣。(更可能的真相是,他們不是幾近瘋狂,而是已經瘋狂了。)

就跟央行解釋的一樣:金融帳淨流出真正的原因是經常帳淨流入,也就是貿易順差。跟什麼「資金出走」「找不到投資機會」「缺乏投資意願」實在沒什麼直接關係。

怎麼可能?根據IMF國際收支手冊,國際收支帳中的金融帳,記錄的不就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金融資產與負債的交易」?國際間的投資活動怎麼可能不影響金融帳淨流出與流入?

答案很簡單。國際收支帳主要記載的是「交易」,交易的本質就是交換。貿易本身是一種交換:用商品或勞務交換外匯等金融資產。同樣地,一般人談的投資也是一種交換。比如說外資投入台股,就是我們用本國的金融資產(股票)交換他國的金融資產(外幣):外國人拿到股票,而本國人或銀行收到外幣。在這個外人來台投資的活動中,我們並沒有「捐出」金融資產,而是從事金融資產的交換。同理,國人對外投資也是一種國內外金融資產的交換。最後金融資產一入一出相抵,並不會影響金融帳的餘額。

這反映在國際收支的記帳規則上。國際收支帳跟商業會計一樣,都是採用「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複式簿記規則。每一筆交易必定有金額相同的借方與貸方記錄。IMF國際收支手冊就說明:借方與貸方的紀錄,反應了交易中的流入與流出。既然「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就說明每一筆國際收支交易,不管是貿易還是投資,都會有相同金額的流入與流出。這使得國際收支帳最終必然呈現流入與流出的平衡。

既然國際收支帳最終必然成為平衡,那麼「金融帳淨流出」是怎麼一回事?淨流出不就是代表不平衡?

沒有錯。但是這種不平衡,主要是由於貿易順差所導致,反而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的,是由金融投資活動所造成。這貿易順差會反映在收支帳的另一個科目,也就是經常帳的流入餘額上,最後與金融帳餘額相抵,讓整體國際金融收支帳達到平衡。

前面已經提過了,一般的金融投資活動,是以本國的金融資產交換外國的金融資產,這些金融資產的流動都會記在金融帳裡面,有一入必同時有一出相抵,金融帳的餘額因此不會有任何改變。另一方面,貿易活動通常是以商品勞務交換金融資產,這時,屬於商品勞務的流動會記在經常帳中,金融資產的流動則會記在金融帳中,流出流入會分別記入不同的帳戶,對金融帳本身來說,就無法出入相抵,因此餘額會產生變化。

讀者若有一點初級會計知識的話,要瞭解這個就更簡單了:在國際收支帳中,一般的投資活動,借貸都會記入金融帳,因為借貸相抵,所以不會對金融帳餘額造成影響。會改變金融帳餘額的,就只能是與經常帳相關的交易,如貿易進出口或者是投資所得等等。此時借貸雙方,有一方會記入經常帳,另一方則會記入金融帳,經常帳與金融帳的餘額因此同時受到方向相反但數量相同的影響。兩者合計仍然可以達到平衡。

那,有些國家同時有經常帳與金融帳雙順差或雙逆差,又是如何達到國際收支表的平衡?這就要談央行的角色了。

在前面的說明中,筆者對金融帳採用最寬鬆的定義,把非金融資本與央行的外匯準備都包含進去。而一般媒體與央行所指的金融帳,則是單單指民間(私部門)的金融資產變化,並不包含央行的外匯準備,也不包含比重極低的非金融資本帳。簡單的說,如果央行「買很大」,是可以把原先淨流出的私部門金融帳,買成淨流入的。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某製造商出口價值一億美元的產品,從外國買家收到了一億美元。這時經常帳會記載出口一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同時呢,該公司的外國資產也增加了一億美元。國人外國資產的增加,依國際收支的定義,就是金融帳上的流出。於是台灣的(私部門)金融帳就記錄流出一億美元。這時如果央行美金買很大,不但把該公司的貨款一億美元用台幣買走,連同該公司原本的外幣存款也買走一千萬美元,此時台灣私部門擁有的外國資產就比出口前還減少了一千萬美元,依國際收支規則,民間的外國資產減少,就屬於私部門金融帳上的流入。此時經常帳與私部門金融帳屬於雙順差(貿易順差+民間外國資產減少)。但若公私部門合計,台灣整體持有的外國金融資產還是增加一億美元,也就是原先出口(經常帳順差)賺來的外國資產增加(金融帳流出)。

這個例子說明了:想要擁有經常帳與(私部門)金融帳雙順差,央行必然要大量購買外匯。同樣地,一個國家要是有經常帳與(私部門)金融帳雙逆差,該國央行也必定外匯賣很大。經常帳金融帳不管是雙順差或雙逆差,都必然伴隨外匯干預。這也是國際收支平衡法則(Balance of Payment Identity)所說:

經常帳餘額+金融帳餘額=央行準備部位的變動(外匯干預的程度)。

結論是:金融帳餘額淨流出,就是一個會計現象,其主要原因與媒體宣揚的「缺乏投資意願」風牛馬不相干。而國外對國際收支的討論,也甚少專注在金融帳餘額上,因為金融帳餘額不過是經常帳餘額的對應(counterpart),一般金融投資活動,是不會影響金融帳餘額的。又如國際組織與媒體在界定何謂資本輸出國(capital exporter)時,甚至是以經常帳盈餘(current account surplus)為標準而非金融帳或資本帳。但在台灣劣質的媒體環境下,大家要的只是「資金外逃」的標題,來一場看數字說故事大賽。要知道金融帳淨流出的真正意義,反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