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英雄日已遠,典型成過往——馬侃之逝

2018-09-04 06:10

? 人氣

美國共和黨元老政治家馬侃(John McCain)(美聯社)

美國共和黨元老政治家馬侃(John McCain)(美聯社)

非常難得,美國政壇上星期的頭牌主角、頭條人物,不是川普總統,甚至已經不在人世。這位主角的葬禮讓兩位前任美國總統──小布希與歐巴馬──致詞致敬,也讓現任總統川普陷入相當尷尬的境地──根本不能出席,卻也丟人現眼,猶如被迫在一面照妖鏡之前罰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8月25日過世,享壽81歲(在他82歲生日之前4天),哀悼與紀念儀式與活動連辦7天,從鳳凰城(Phoenix)到華府,9月1日最後的告別式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舉行,一路走來,全美民眾相隨。

一位兩度挑戰白宮失敗的聯邦參議員,比許多元首級人物更適用國葬規格

告別式的來賓包括柯林頓、小布希與歐巴馬3位前任總統及3位前第一夫人,錢尼(Dick Cheney)與拜登(Joe Biden)2位前任副總統,高齡95歲的美國外交界元老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現任政府則來了副總統、國會兩黨領袖、國防部長、白宮幕僚長……簡而言之,這是「國葬」的規格。雖然「只是」一位兩度挑戰白宮失敗的聯邦參議員,但熟悉馬侃生平的人應該會同意,他可能比許多元首級人物更適用「國葬規格」。

每逢冠蓋雲集京華,總有斯人獨自憔悴,這一回的「斯人」就是從來不甘寂寞的川普。川普進軍政壇之前,主要在商界(房地產、賭場)和娛樂圈打滾,也絕非忠貞共和黨員,與馬侃沒有什麼淵源。但是2015年起跑的美國總統選戰共和黨內初選,讓這兩名「強人」不但發生碰撞,而且火花四射。

馬侃雖然正確預言川普不會是政治泡沫,但從一開始就看不慣他「煽動狂熱與憤怒」、不擇手段、不尊重規範的作風,兩人很快結下樑子。川普反譏馬侃算不上越戰英雄,因為他是被越共俘虜;儘管川普本人在越戰時期年富力強,卻以牽強的「醫學理由」逃過徵兵,留在紐約跟著父親炒房地產。

安排身後事拒絕川普,讓致詞者暢所欲言

隨著川普的選情星火燎原、闖入白宮直取大位,馬侃並沒有像許多共和黨同僚那樣見風轉舵,依然堅持自己從政數十年來的理念與原則,不平則鳴,而且對川普的人品、言行與政策顯然愈來愈鄙夷。去年夏天,馬侃患末期腦瘤,年過八旬的他自知來日無多,打起精神為自己規劃一場有聲有色的葬禮,從程序、地點、音樂、講者到扶柩者鉅細靡遺。他敦請曾在總統選戰擊敗他的小布希與歐巴馬為他致悼辭,也特別囑咐:恕不歡迎理應到場的川普。

死生亦大矣,但道不同不相為謀,老英雄拒絕在生命的終點當一回鄉愿。但馬侃另一個用意顯然是,他知道自己半生縱橫政壇,追思活動一定涉及針砭時事、月旦人物,川普必須缺席才能讓各方暢所欲言,讓美國民眾知道他們這些「老派人物」是如何看待國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可以如何超越意識型態與黨派的分歧,凸顯身為美國人共同的品格、認同與價值。或許苦口婆心,猶未為晚。

愛女梅根:馬侃的美國不需要「再度偉大」,因為美國始終偉大

不過告別式當天「批川」最猛的砲火,卻來自馬侃年方33歲、他最疼愛的女兒梅根(Meghan McCain),她幾度泫然欲泣,但充分展現「虎父虎女」的風範,談到:「有些人只會夸夸其談,卻從來不曾做出像他那樣心甘情願的犧牲;有些人只會投機取巧,在他忍受苦難報效國家的時候坐享榮華富貴。」字字句句都要讓今日的白宮主人相形見絀。

梅根駁斥川普口口聲聲的「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馬侃的美國不需要變得『再度偉大』,因為美國始終偉大。」「馬侃的美國心胸寬大、歡迎各方、積極進取……她恪盡職責,她心平氣和,因為她知道自己有多強大。」這時全場掌聲響起,代表白宮出席的伊凡卡.川普(Ivanka Trump)與其夫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則正襟危坐、面無表情。

歐巴馬:「這樣的政治」看似勇敢強悍,其實卻是恐懼的產物

至於小布希和歐巴馬,雖然要顧及前總統的身分,但弦外之音還是清晰可聞。小布希列舉馬侃最難能可貴的美德:誠實、有榮譽感、熱愛自由、尊重人性尊嚴、痛恨濫用權力……只能說川普是一應俱缺。「馬侃心目中的美國,應該是一個人類長久渴望的傳承者、被壓迫者的聲援者、和平的捍衛者。美國是一道承諾──堅定不移、永不黯淡、無與倫比。」

歐巴馬則感嘆:「我們的政治、我們的公眾生活、我們的公眾論述往往顯得細瑣、惡毒與卑微,表達為大話、侮辱、虛假的爭議與裝模作樣的憤怒。這樣的政治看似勇敢、強悍,其實卻是恐懼的產物。」

告別式進行的同時,坐困白宮的川普再度飛上推特(Twitter)化身憤怒鳥,罵美國最重要盟邦之一的加拿大、罵不聽他使喚的美國司法部、罵陰魂不散動搖國本的「通俄門」(Russiagate)調查,罵了一陣子之後召集車隊,護送他去維吉尼亞州打球。

2個半小時的告別式結束之後,華府繼續運作,川普仍然是總統,馬侃之逝雖然讓他難堪,但他仍然是是「受益者」。馬侃留下的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遺缺,將由對他唯唯諾諾的奧克拉荷馬州參議員殷霍夫(James Inhofe)接任;經常與馬侃並肩作戰、讓他如坐針氈的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柯克(Bob Corker)本會期結束後也將退休,繼任者是同樣唯唯諾諾的愛達荷州參議員瑞許(James Risch)。換言之,除非民主黨在11月初的期中選舉奪回參議院掌控權,否則川普受到的制衡越來越弱。

從內政到外交,馬侃代表的「雷根共和黨」逐漸式微

馬侃一生作風強悍,但他在國會山莊最為人稱道(或者最為共和黨右派詬病)的卻是能夠跨越黨派的楚河漢界,與民主黨領袖攜手推動高難度、高爭議性的法案過關──例如美國與越南建交、選舉經費規範、移民法規改革。但是近年的美國社會與政治卻是日趨「部落化」(tribalization);在可預見的未來,共和黨距離馬侃代表的「雷根共和黨」只會越來越遙遠,與民主黨的分裂與惡鬥也會越來越嚴重。

在國際舞台,馬侃長期被視為美國外交與軍事政策的代言人,他強調美國是全球獨一無二的領導強權,追求國家利益之外,負有更廣大的職責,必須確保全球局勢穩定,鼓吹人類自由,擔當盟邦最堅強的後盾,抵擋甚至懲罰暴虐的政權,為被壓迫者提供避難之地。但現在的共和黨政府卻是高倡「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也就是唯利是圖、唯力是尚、美國獨行(America Alone)的「川普主義」(Trump Doctrine)。

一年多前,已經罹病的馬侃從亞利桑那州趕回華府,投下關鍵一票,阻止川普廢除「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充分彰顯他「特立獨行者」(Maverick)、絕不盲目服從黨意的本色。但是根據蓋洛普(Gallup)的一項民調,共和黨員對他有好感的比例從1年前的61%降到51%,民主黨員反而高達71%。馬侃過世後,參議院民主黨團提議將「羅素參議院辦公大樓」(Russell Senate Office Building)更名為「馬侃參議院辦公大樓」,表面上對馬侃推崇備至的共和黨團則說要從長計議,換言之,束之高閣、無疾而終。

或許可以這麼說,9月1日不僅是馬侃備極哀榮的告別式,也是美國共和黨一個世代的告別式。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