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領導人米勒班:我準備好要成為英國首相

2015-05-04 22:44

? 人氣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熱情擁抱支持者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熱情擁抱支持者

9張卡看懂2015年英國大選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Ed Miliband)3日為一塊模型石塊揭幕,昭示他遵守選前承諾的決心。若工黨在7日的大選中取得政權,這塊高逾2公尺、刻著工黨6大選戰承諾的石塊將放置在唐寧街(Downing Street)的玫瑰花園,從首相官邸就可以看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米勒班表示,這塊大石將是他信守承諾、重建英國政治信心的象徵。他說,「我希望英國人民可以銘記這些承諾......完全相信我們會達成它們。」這6個承諾分別是「強健的經濟基礎」、「工作階級獲得更高生活品質」、「增加照護的國家健保」、「控管移民」、「改善下一代的生活」以及「可負擔的住屋」。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Ed Mliband)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Ed Mliband)

人氣谷底反彈 進軍唐寧街10號

2014年底,45歲的工黨領袖米勒班個人滿意度來到歷史新低的-56,比自民黨的副首相克萊格(Nick Clegg)還低,也低於工黨整體滿意度。大眾認為他「奇怪」(weird)而軟弱,連工黨支持者也懷疑其能力。同時,英國經濟在保守黨領導下逐步復甦,種種跡象都顯示米勒班的政治生涯危機四伏。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

但過去幾個月來,英國選民看似準備給予這個猶太難民第二代另一次機會。米勒班的個人滿意度有了超過20個百分比的躍升,來到-20左右。雖然這個數字仍落後於逼近0的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但選戰民調分布顯示,在兩大黨派都無法取得絕對多數的情況下,可匯聚左傾政黨支持的工黨更有機會組成少數政府。

米勒班的支持率變化
米勒班的支持率變化

4月28日,工黨發表一段長約4分半鐘的影片,勾勒米勒班的執政決心。影片中他直陳,「我與工作階級站在一起,而非與有錢、有權的人站在一起。」影片由米勒班的家庭背景出發,描述他相信英國需要改變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已經準備好成為首相......讓大眾知道這個國家可以有所改變。」米勒班希望大眾知道自己可以倚賴他,「而我倚賴你們站出來投下這一票。」

米勒班的競選團隊表示,米勒班個人並沒有改變,只是選戰增加了他非透過小報的曝光率。先前常受毀謗、輕視的簡化形象如今反而帶來正面效果,「他真正的個性開始被大眾了解。」

猶太難民後代 政治攸關生死

據米勒班的顧問伍德(Stewart Wood)表示,米勒班的個性受其家庭影響深遠。他的父親在納粹佔領比利時前搭上最後一班前往英國的船,母親則是波蘭難民。米勒班描述,「納粹大屠殺形塑了我的家庭前景。如果你曾經歷過我父母經歷過的事,你怎麼可能會覺得政治無關緊要?對他們來說,這是攸關生死的事。他們教導我政治的重要性,以及我們有一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義務。」

米勒班的父親雷夫(Ralph Miliband)是一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者,他後來雖然放棄了英國工黨,一對在左派思想中成長的兒子卻都進入工黨服務。哥哥大衛(David  Miliband)加入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團隊,艾德.米勒班自己則成為另一位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的顧問。

大衛.米勒班(David  Miliband)
大衛.米勒班(David Miliband)

米勒班兄弟在此之前的人生路徑頗為相似:兩人都陸續就讀北倫敦的不篩選公學及牛津大學,進入工黨、獲選國會議員,然後進入內閣。大衛成為外相,艾德則為能源及氣候變遷大臣。兩人也是英國自1938年史丹利兄弟(Edward and Oliver Stanley)後首對內閣兄弟檔,被視為工黨的新世代明星。

米勒班兄弟爭奪黨魁

2010年工黨交出政權,艾德出人意表地決定與哥哥爭取成為布朗接班人。當時比較受歡迎的黨魁候選人其實是年長4歲的大衛。比起形象較為「怪胎」(geeky)的艾德(他自誇可在90秒內解開魔術方塊),大衛曾被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描述為「充滿活力、聰明且有吸引力」。這場兄弟之爭也被許多評論者比喻為「該隱與亞伯」(Cain and Abel)之戰。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
 

艾德走的是較傳統的左翼路線,他抨擊布萊爾的「新工黨」(New Labour)沒有致力解決社會不公平的問題,主張建立一個財富分配更加平均的社會。大衛則是較親新工黨的中間路線,但在13年治理後,這個較親商的立場已不再如此迷人,布萊爾協助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決定也挫敗其聲勢。

在曼徹斯特舉行的黨魁票選過程十分戲劇化。首輪投票結果為大衛獲勝,但沒有取得多數。第二輪依然由大衛勝出,但仍未贏得多數。第三輪也是大衛贏,沒有贏得多數。隨著其他候選人一一淘汰,進入第四輪時,候選者只剩米勒班兄弟。最後艾德以1.3%的極小差距贏得黨魁一職。兩兄弟彼此擁抱,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兩人很少再對談。

2013年,大衛辭去國會議員,移居紐約管理難民慈善機構「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5年過去了,雖然米勒班兄弟堅持彼此關係已有改善,但這個傷痕看來還沒有完全痊癒。

9張卡看懂2015年英國大選

媒體形象笨拙 外貌受嘲弄

成為工黨黨魁後,米勒班在右傾媒體中的形象並不怎麼良好。他說話的聲音(略帶鼻音)與長相(貌似英國黏土動畫作品《酷狗寶貝》(Wallace and Gromit)的主角華萊士)都成為嘲弄的目標,一張他吃三明治的照片也在網路廣為瘋傳。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勒班(Ed Mliband)
米勒班與三明治的邂逅

米勒班曾對此表示,自己不是演藝人員,「有比我臉型更方正的人,比我長得更不像華萊士的人,也有吃三明治時看起來更好看的人......如果你想要一個認為被拍到好照片是最重要的政治人物,那就不要投給我。但我認為,人們想要一個認為政治比照片更重要的人站出來做事。」

和所有政治人物一樣渴望權力

米勒班傳記《艾德:米勒班兄弟與工黨領導人的誕生》(Ed: The Milibands and the Making of a Labour Leader)共同作者、英國政治記者哈桑(Mehdi Hasan)描述他是一個堅決的政治人物,「人們認為他是刻苦實幹的類型,但他就和其他所有政治人物一樣渴望權力。」哈桑也認為,若工黨贏得7日選舉,米勒班不僅會顛覆過去5年的保守黨路線,更會推動不同於前任工黨政府的改變。

2010年黨魁選舉時,大部分人看好大衛,但艾德取得了勝利。工黨左翼人士認為他缺乏說服力,工黨右翼人士認為他過於反對大企業,但在質疑聲浪中艾德仍續任黨魁一職。他一度成為民調滿意度最低的主要黨派領袖,但艾德.米勒班如今很可能成為英國下一任首相。

英國大選電視論政
英國大選電視論政

大選是未來5年英國的價值觀之爭

在1日接受《衛報》(Guardian)專訪時,米勒班試著將這場選戰重新定義為政治價值觀的衝突。他抨擊卡麥隆緊咬工黨與蘇格蘭民族黨(SNP)的選後協議,將選戰簡化為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資源之爭。

米勒班解釋:「我已明確表示,工黨不會與SNP合作。但這場選戰的關鍵並不在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而是兩套價值觀的衝突:這個國家要由最富有、有權力的菁英階級統治,還是要為勞工階級服務?」

工黨將試著在最後幾天的競選活動中主打國家福利政策與國家健保(NHS),相信這是2個卡麥隆仍支吾其詞的重點,以爭取搖擺選民。米勒班認為,保守黨並不了解自己為何會陷入苦戰,「(因為)他們沒有為英國人民的信念而戰。」

他也說,從某方面來說,保守黨與SNP頗為類似。SNP要為蘇格蘭人抵禦倫敦當局,保守黨則要為英格蘭人抵禦蘇格蘭,「但我認為,我們應該為全國的工作階級發聲。」

9張卡看懂2015年英國大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