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權力的手:《誰統治世界?》選摘(1)

2018-09-10 05:10

? 人氣

在德國,薩拉金(Thilo Sarrazin)大嘆移民正在摧毀德國的書成為瘋狂熱賣暢銷書,梅克爾(Angela Merkel)總理雖然譴責這本書的觀點,卻也宣稱多元文化「徹底失敗」:被引進德國從事低賤工作的土耳其人不能成為棕髮藍眼的真正阿利安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帶著嘲諷意識的人或許會記得,號稱啟蒙時期(Enlightenment)重要人物的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經提出警告,新解放的北美殖民地應該提防允許日耳曼人移民進來,因為他們膚色太黝黑,瑞典人也是。進入二十世紀,盎格魯—撒克遜純種血統這種荒唐的謬論在美國仍然經常浮現,包括若干總統和其他領袖人物都有這種謬論。在我們的文學文化中,種族歧視一直陰魂不散。要撲滅小兒麻痺症恐怕都比要對付這一可怕的疫病來得容易,它在經濟困厄時期就變得更加凶猛。

我不希望漏掉不提在市場制度中遭到摒棄的另一個外部因素:物種的命運。金融制度的系統風險可以由納稅人補救,但是如果環境遭到摧毀,誰也救不了。我們必須消滅這種謬誤已經到了性命攸關的地步。目前有些企業領袖拚命宣傳,希望說服人民相信,人為造成的地球暖化是自由派的騙局,其實他們心知肚明這個威脅的嚴重性,但是他們必須最大化短期獲利和市場占有率。如果他們不這麼做,有別人會搶著做。

這個惡性循環很可能會要人命。若想看清危險有多大,只要看看美國國會就行了。國會諸公在企業資助、宣傳助陣之下躍居權貴。幾乎所有的共和黨議員都否認氣候變遷。他們已經削減可能緩和環境災害的措施之經費。更糟的是,有些人還冥頑不靈、真心相信;試舉一例,環境議題小組委員會新上任的主席認為全球暖化根本不成問題,因為上帝已經應許諾亞,人世間不會再有一次大洪水。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某些偏遠小國,我們可能會捧腹大笑,但是當它發生在全世界最富強的國家,我們笑得出來嗎?在我們大笑之前,我們或許也應該記住,目前的經濟危機可以追溯到狂熱相信市場最有效的教條;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茨(Joseph Stiglitz),十五年前就提到市場最清楚這種「宗教」——它阻止中央銀行和經濟學專業(只有少數人是可敬的例外)注意,八兆美元的住宅泡沫根本沒有經濟基礎,泡沫一旦爆炸,一定哀鴻遍野。

只要穆阿瑟理論當道,這一切就會繼續下去。只要一般民眾消極、冷感,被轉向消費主義或仇視弱者,那麼權勢人士就可以為所欲為,倖活的人將要思索後果。

《誰統治世界?》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誰統治世界?》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杭士基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語言學家、思想家,也是活躍的政治評論家,其在《誰統治世界?》書中分析目前的國際政局,從美國與古巴的關係,到中國如何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從美軍的酷刑手冊(Torture memos)被揭露,到對伊朗的制裁行動,主張自由與人權的美國政府,為何為了鞏固軍事地位卻帶來世界災難。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誰統治世界?》第四章:看不見的權力之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