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靖國神社:《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選摘(1)

2018-09-02 05:10

? 人氣

作者說,靖國神社這個地方是個貪婪得可怕、而且能高效激發戰意的機制,甚至有許多一再令人讚嘆的事。(資料照)

作者說,靖國神社這個地方是個貪婪得可怕、而且能高效激發戰意的機制,甚至有許多一再令人讚嘆的事。(資料照)

東京九段坂上方矗立著巨大的青銅鳥居,其後方可見一氣派殿堂,那便是靖國神社。(引自第五期國定教科書《初等科修身》四)

位在東京九段的靖國神社,創建於明治二年(一八六九),祭祀多達二四六萬六五三二位神,即便在日本也是很少見的神社。因為有這麼多神明,其靈力驚人,甚至連平常無法無天的日本首相、國會議員也都著魔似地被召喚前往,是亞洲諸國人盡皆知的著名靈異景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靖國神社裡祭祀多位殉君殉國的忠義人士。(出處同前)

這股不可思議力量的源泉,應來自明治維新以來死於戰爭的人們,他們在這座神社裡被供奉為神。

在戰爭中死去的話,就把你供奉在靖國神社喔!連天皇、皇后兩陛下都會來祭拜你喔!這就是大日本帝國的承諾。然而,並非所有在戰爭中死亡的人都是如此,說到底,其實只有站在天皇那方戰鬥而死的人而已,所以想被供奉的人還是注意一下吧。

我們要感謝天皇陛下的恩惠,同時也要效法被供奉於此之人的忠義,必須為君為國鞠躬盡瘁。(出處同前)

顯然這些文字充分描繪出靖國神社這個「死的連鎖」裝置的機能──死者召喚生者、生者誓言追隨死者「為天皇為祖國日本奉獻生命」。只要靖國神社還在,這個連鎖就不會停止。難怪對曾經發動戰爭的人、未來想發動戰爭的人,及以為還在戰爭的人而言,靖國神社的存在令人亢奮得不得了。

獻給靖國神社英靈的文章大募集!

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的三大招牌雜誌《少女俱樂部》、《少年俱樂部》、《幼年俱樂部》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一月號,同時刊登了「獻給靖國神社英靈的文章」募集廣告。這是由陸軍省、海軍省、軍事保護院贊助,在軍部強力支持下規劃的一大翼贊企畫。

這項企畫在昭和十九年度似為第六回。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保存的文件〈「獻給靖國神社英靈的文章」募集贊助相關事宜〉(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裡,便夾有講談社提出的企畫簡報資料。據此,昭和十六年一月,三本雜誌共同募集時,竟有高達一萬三九六八人投稿。真是驚人的靖國作文熱。企畫書裡赤裸裸地寫出其目的:

此作文募集之目的,是使少年少女們透過書寫感想,加深其對靖國英靈的感謝之意,同時進一步激發愛國心,使其自覺身為少國民所應走之路,並體會繼承下一代日本的重大責任。

原來孩子們「感謝英靈」的感性,是源自出版業者拍軍部的馬屁啊。

ピース:大日本帝國紙幣的「後期五十錢券」樣式,正面圖案為靖國神社。(取自網路)
大日本帝國紙幣的「後期五十錢券」樣式,正面圖案為靖國神社。(取自網路)

根據《少女俱樂部》昭和十九年一月號刊登的募集要點,在「有關以下事項,請靜下來思考,選擇自己周遭見聞中最易寫的事」的開頭後,緊接著說明作文課題:

○對自己所識英靈的緬懷文

○恭迎祭拜英靈時的感想文

○參拜靖國神社時的感想文,或是町、村的慰靈祭與招魂祭時的感想文

○自己敬佩的遺族,以及面對這些遺族時的自我覺悟

等等,對英靈表達感謝、安慰之意的作文。

規定一人一篇,一千五百字以內,開頭必須加上「奉納文」。這是為了將所有投稿作品「奉獻於靖國神社英靈」。如今這些驚人的作文或許還在靖國神社的某處堆積如山吧。

靖國遺兒的貧乏美談

我總覺得靖國神社這個地方是個貪婪得可怕、而且能高效激發戰意的機制,甚至有許多一再令人讚嘆的事。先不提戰死者的遺物、遺書,從遺族的眼淚到「細石」、「櫻木道」等,把所有物件攝入自己體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只為了一個目的──「動員日本人加入聖戰」,而將各種物件撒向媒體。

典型的例子是〈榮獲軍人援護會長賞表彰遺兒的感人座談會〉(《主婦之友》昭和十五年十二月號)。主婦之友社企畫的第一回「表彰堅強勇敢的靖國遺兒」,從全國邀集了八名受表彰者,他們淡淡述說著父親戰死後的甘苦,其貧乏的程度讓人想哭。

幫忙母親做家庭代工到深夜╱即使幼小也幫忙母親╱代生病的祖父母背負家計╱代亡父努力家業╱立志成為從軍護士而奮鬥╱騎著腳踏車到處拜會顧客╱率先參拜神社、慰問勇士╱代忙碌的母親承擔一切家務

光看標題就讓人想哭的悲慘故事,而這些孩子們的訪談也很不簡單。

例如,已故陸軍步兵北本三郎氏的次女幸子,她的談話如下:

北本:我母親做家庭代工製作袋子。那是放入藥品、化妝品、花草種子的袋子,她很拚命地做到深夜……剛開始做過帽子飾品的代工,但去年五月二十一日,我們去參拜川崎大師時,鄰居家失火了,我們家也被燒毀殆盡。

……連房子都燒毀了,真不是普通的不幸。明明是這麼辛苦的生活,而她又是多麼乖巧的小孩啊!想必能讓《主婦之友》的讀者們血淚流盡。

ピース:光看標題就讓人想哭的悲慘故事,而這些孩子們的訪談也很不簡單。(取自網路)
光看標題就讓人想哭的悲慘故事,而這些孩子們的訪談也很不簡單。(取自網路)

所有靖國式的貧乏美談,都盡收於一種決意──「不辜負被供奉於靖國成神的亡父名譽,成為堂堂正正的日本人。」成為英靈的父親在靖國看著呢,遺兒們將此作為心靈支柱,堅強勇敢地活下去。清一色是這類的故事與這樣的心理狀態,只要靖國神社還在,就會綿延不絕。

然而,這種遺兒美談,在「大東亞戰爭」的敗勢逐漸明顯、戰死者增加、遺兒人數也增加之後,刊登頻率卻相反地逐漸變低。可能是因為父親被戰爭奪走的這件事已不再是特例,而變成很普遍的經驗了。說來真是殘酷。

ピース:《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遠足文化)
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遠足文化)

*作者川忠典,1974年出生於巴西,曾從事底片製版工作,現為編輯。著有《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核電烏托邦日本》、《「愛國」的技法》等。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遠足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