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歷史,兩岸各自表述:台灣與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有何不同?

2018-08-17 09:25

? 人氣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Onyi Lam與芝加哥大學的Eddie Lin合作的一項研究稱,大陸歷史教科書使用更強烈的形容詞,形容詞的比例、親共產黨、親國民黨的詞匯頻率、積極的形容詞對消極的形容詞的比例,相對於台灣歷史教科書都更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研究還稱,「由於台灣教科書市場開放,客觀性在逐漸增強,而大陸的主觀性在增強,逐漸增強學生『熱愛社會主義』以及增加愛國熱情」。

兩邊的書中均承認,13世紀後期,元朝設立的澎湖巡檢司是歷史上台灣首次設立正式行政機構。但在之後鄭成功與台灣的關係上,兩者出現了明顯的分歧。在大陸,鄭成功是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在台灣,鄭成功則與其他漢人一樣,是「外來者」。鄭成功治理台灣期間被稱為「鄭氏時期」。翰林版歷史書表述稱,鄭成功為反清複明決定「進攻」台灣,後戰勝荷蘭人並攻取台灣,建立了「台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在被清廷擊敗前,鄭氏政權共在台灣「經營」了21年。

「流寇」還是「英雄」?

義和團
兩岸對農民起事的表述色彩迥異。圖為義和團的公開處決現場。

作為明清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曾經攻克過中國600餘座城市,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關於這場相對典型的古代農民起事,台灣將其定性為一場「動亂」,但大陸教科書對其極其推崇,不僅將其定性為「起義」,推至「反侵略、求民主」的高度,還稱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為「幾千年來我國農民反封建鬥爭的思想結晶」。

跟太平天國運動一樣,對歷史上多起類似事件,兩岸教科書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定性。在台灣,推翻明朝統治的李自成被描述為「流寇」,在大陸,李自成則是「得到了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農民領袖。

「大陸教科書對歷史上農民起義的評價高,起源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階級分析法,階級鬥爭推動歷史發展,但台灣沒有受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影響。其實大陸現在在很多具體問題上,也不是那麼讚揚,大陸以前也用『暴動』一詞形容過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這個詞不見得是否定,」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趙立彬告訴BBC中文。

而林杉認為,這些事件本就屬動亂,「起義」一詞體現的立場更強。「造反這種就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事實上就是動亂,成功了就叫它革命。」

分歧最大的國共內戰

毛澤東

1927年,中國境內爆發國共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於1937年結束,此後1945至1950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中國現代史發生重大轉折,兩岸就此形成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將蔣介石軟禁,要求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後獲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