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自曝「黑歷史」:創辦人曾涉入奴隸貿易,報社公布調查細節並致歉

2023-03-29 19:00

? 人氣

20220630-英國《衛報》透過數位科技,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林照真提供)

20220630-英國《衛報》透過數位科技,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林照真提供)

英國權威媒體《衛報》29日大動作發布道歉聲明,為其創始人及資助者過去在跨大西洋黑奴貿易中扮演的角色致歉,並宣布一項價值1000萬英鎊、為期10年的修復式正義計畫,協助更多黑人青年進入新聞業,同時承諾擴大對英國、美國、加勒比海、南美洲及非洲等地黑人社群的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棉花商創辦人曾涉入黑奴貿易

《衛報》(The Guardian)所有權者「史考特信託基金會」(The Scott Trust)2020年底委託獨立學術機構,調查黑奴貿易與該報創辦人兼棉花商泰勒(John Edward Taylor),以及其資助者之間是否存有任何歷史關聯。

該報告結果28日出爐,內容指出泰勒和11名資助者中的至少9人皆曾涉入黑奴貿易,主要與紡織業務有關。根據報告,泰勒與棉花製造商 Oakden & Taylor和棉花貿易商Shuttleworth, Taylor & Co有諸多合作,後者進口了大量由美洲黑奴製造的原棉。

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及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的研究人員在查看一份收據簿後,確認泰勒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州(South Carolina)及喬治亞州的沿海種植園有所聯繫。該收據簿顯示,Shuttleworth, Taylor & Co 曾從該區輸入棉花。

調查結果反應出英國富商、權貴及奴隸制度的依存關係。根據報告內容,其中一位資助者喬治・菲利普爵士(Sir George Philips)曾以牙買加漢諾威(Hanover)甘蔗園的共同所有人身份,奴役了許多非裔人民。1835年,菲利普爵士更把108名在甘蔗園受奴役的工人視為財產,試圖向英國政府索賠,但未獲成功。

公開事實並道歉,是面對的第一步

史考特信託主席桑德( Ole Jacob Sunde)指出:「史考特信託對於泰勒及其資助者在奴隸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深表遺憾。我們理解到,道歉和公開這些事實,僅是解決《衛報》與跨大西洋奴隸制度歷史連結的第一步,這是一種反人道罪行(crime against humanity)。」

《衛報》主編維納 (Katharine Viner)28日則發表文章表示,「當我們經營這間新聞機構邁入第三個世紀時,這段可怕的歷史必須強化我們透過新聞揭露種族主義、不公正與不平等,以及追究權勢者責任的決心。」

啟動為期10年的修復式正義計畫

除了向研究中確定受影響的社群及被奴役者的後代道歉之外,史考特信託也就《衛報》早期支持棉花業的立場道歉。史考特信託承諾,未來十年將資助一項修復式正義計畫,旨在支持美國、牙買加、英國及其他地方的黑人族群。

《衛報》也宣布,將擴大其在英國、美國、加勒比海、南美洲及非洲的黑人族群報導,並計劃推出新的報導形式,提供黑人讀者更好的新聞服務。與此同時,史考特信託擬擴大其獎學金計畫,資助更多年輕黑人記者進修。

史考特信託獎學金每年資助弱勢背景的英國記者3門碩士課程及3堂帶薪培訓。未來,該信託將為英國黑人記者提供更多名額,並在美國及澳洲分社增設類似計畫。另外,《衛報》近日也推出以「棉花之都」(cotton capital)為題的系列報導,詳細解析跨大西洋黑奴貿易的歷史。

這只是冰山一角

「數以百計的英國組織、公司及機構,都與剝削奴隸有著深厚的關係,但這段歷史往往被隱蔽或幾乎不為人所知,」史考特信託董事會成員萊德(Barrister Matthew Ryder)告訴《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衛報》決定不再讓這些歷史因素被忽視。」

1819年,英格蘭曼徹斯特(Manchester)爆發「彼得盧屠殺」(Peterloo Massacre)鎮壓示威事件,當時擔任記者的泰勒目睹此事件並加以報導,並於1821年創立《曼徹斯特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1872年起,泰勒的外甥史考特(C. P. Scott)接下總編輯的位子,奠定《衛報》成為英國知名「質報」(quality paper)的基礎,政治立場中間偏左。

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1964年總部遷往倫敦,在英國媒體界的地位更為鞏固。2008年,該報社清算資產,成立公司法人「史考特信託」,以確保報紙能永續獨立經營,編輯權不受股東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