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周觀點:紅利的終結—論美中爭霸的未來展望

2023-03-31 07:10

? 人氣

然後是「戰爭的紅利」:對於一般國家來說是賠錢的戰爭,在美國來說卻是GDP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打下來,美國以戰勝者、軍火供應商和債權國的身份取得了無可挑戰的第一強權地位,同時在全世界以它的意志不斷重新塑造新的秩序。以最新的俄烏戰爭來說,所有的周邊國家都受到難民和能源價格的衝擊,可是美國的軍火商和石油天然氣業者卻從中大發利市。(我懷疑它是否真正能夠「没收」俄羅斯的海外資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紅利的創造和實現

一般說來,紅利的產生需要許多特定條件的配合。比方說發明創新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教育的發展有賴於穩定的社會。一項新的政策、建設或是技術所帶來的紅利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充分實現。以科技來說,半導體和通訊技術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但是電腦和網路應用要到90年代才出現快速的成長。在柯林頓總統在位期間,美國的經濟攀上繁榮的頂峰,它的國債也獲得最大幅度的降低 – 這是因為他的能力很強嗎?不對,他只不過剛好收割了紅利爆發所帶來的果實而己。

20230101-總統蔡英文1日針對兩岸、 國防、 經濟等議題發表「2023新年談話」。(柯承惠攝)
2023年1月1日,總統蔡英文針對兩岸、 國防、 經濟等議題發表「2023新年談話」。(資料照,柯承惠攝)

同理,我們今天在台灣所享有的繁榮經濟是我們選出的政客所實現的嗎?當然不是,我們享受的是過去幾十年前,國家教育和經濟政策所帶來的果實。而今天我們所種下的浪費、虧空、透支也將由下一代人來承擔。由於我們絲毫不覺得應該壓抑土地和勞工資源的尋租者,可以想見當有一天紅利消失,就是所累積的業力爆發的時刻。

從這個觀點來看,所謂好的和壞的政策或制度,在經濟成長期間是不容易區分的,因為人們無論如何都能夠分得好處。要在經濟停止成長的時候,好的政策和制度才會顯現出維繫社會於不墜的力量。

民主制度的最大缺失之一,就是短期上台執政的領導人往往熱衷追求短期的掌聲和利益而吝於投資在長期的變革與耕耘,以至於國家的長期利益被短視的操作所犧牲。參考新聞:李遠哲找蔡英文談淨零碳排放得到一句話氣得快發瘋「我總統幹到2024」

美中爭霸的未來展望

在「貿易紅利」的觀點下,中國、台灣和美國可說是30年來全球化經濟的最大受益者。我們的社會結構深深受到外貿導向的經濟活動所形塑 – 美國除了少數航太、軍工產業以外,絕大多數的製造業都己經外移。同時台灣放棄了70%糧食農業來支持製造業的土地和用水需求,實行全球規模最大的奴隸制度(漁工、外勞),等等。而全球化所帶來的消費擴張也急遽加速了地球資源衰竭和環境惡化的危機,前者包括礦藏耗盡、水資源枯竭、海洋魚群消失(參考資料:沒有魚的海洋),而後者包括各種污染、土地荒漠化、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等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