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周觀點:紅利的終結—論美中爭霸的未來展望

2023-03-31 07:10

? 人氣

就這個原理的反面運用來講,在國際之間的鬥爭中,「經濟封鎖」經常被用來作為一種和軍事行動一樣有效的制裁武器。在「紅利效應」的觀點下,被制裁的國家會陷入經濟停滯和貧富惡化,社會動盪不安,這時候的執政者便須集中力量來應付國內的危機,他在國際上的威脅力量便會大大地減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紅利的來源

我們從歷史來看,新興的朝代往往伴隨著盛世的來臨,這是由於戰後人口的增加,荒廢土地的開墾,以及對外擴張所帶來的高速經濟成長。而紅利的衰竭則造成王朝逐漸走向衰亡和戰亂。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最原始的紅利來源就是人口、土地和天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其次,貿易交流也可以帶來紅利。這是由於兩個地區或國家分別以各自所充裕的資源提供對方稀缺的貨品,使得人民生活的內容和品質得以增長。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觀光旅遊是僅次於石油和金融的世界第三大產業,其產值估計超過4兆美金。(參考資料:旅行的異議

然後,發明創新也是紅利的來源。因為新的發明會催生出新的產業,並為人們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提升。創新也能夠帶來效率的改善,比方說用更少的人種田,讓原來的農人轉往製造業,或者電腦化的工廠使工人從製造業轉往服務業,從而讓經濟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消費產品和服務內容更加多樣化。從90年代以來,資訊產業的發展可說是重新塑造了所有人的生活和所有產業的面貌。

從1988年到2015年,中國石化占了全球工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0.29%,因此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碳排放。圖為中國陝西石化業。(美聯社)
中國陝西石化業。(資料照,美聯社)

在中國堀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人口和土地紅利在初期的作用是明顯的--它的龐大人口帶來了廉價的勞動力,而政府在釋出國家土地的過程中取得了極其龐大的,可以投入建設和發展的資金(在此容我多一個嘴:中共可以說確實實現了孫中山先生所主張的「漲價歸公」,而台灣的土地政策則是「漲價歸私」)。從近年來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紅利來源也漸漸走向了貿易流通和發明創造。

同樣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在美國邁向第一強權的歷程中觀察到:貫穿整個19世紀,美國逐步征服了北美洲,土地的擴張連同人口的移入成為工商業發展的動力,為它在20紀的霸業奠定了基礎。

比起其他的國家,美國擁有一項很重要的特別紅利:它的開放社會吸引了全世界受到良好教育的才智之士前往移民,使得它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發明和創新,不論是在科技、農工、金融以至於文化、傳播、娛樂業等等各方面,它都能夠成為最先進的標竿。

美國還有兩項(對其它國家來說)「負面的紅利」。首先是成為國際貿易基準的美元使它能夠以印鈔票的方式向外輸出通貨膨脹,並且以操縱匯率的方式從其它國家的身上「剪羊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