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習近平訪俄的「雙重意涵」─中國不只是戰狼

2023-03-28 07:00

? 人氣

2023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克里姆林宮的簽字儀式上握手。(美聯社)
2023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克里姆林宮的簽字儀式上握手。(美聯社)

從習普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內容看,習近平這次訪俄的意義已超出雙邊範疇,烏克蘭危機是一個聚焦點。在中共順利促成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復交協議後,習近平準備以「促談謀和」的角色,在全球注目的俄烏戰爭中,擁有一席發言之地。

BBC駐中國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認為,習近平針對烏克蘭危機,可以對普京發出下列三種信號:一,是時候考慮做出一些挽回面子的妥協了;二,支持戰爭繼續下去,甚至更努力地推進;三,不提出任何意見。麥笛文認為習近平歡迎對方接受第一種信號。

以普京目前面臨的處境,找出「挽回面子的妥協」,應是最佳的選擇。中共今年二月中發表的「十二點」和平方案,就為普京提供了選擇的餘地。因為,烏克蘭沒有採取完全排斥的立場。烏國司法部長馬尤斯卡(Denys Maliuska)曾對BBC表示:「我們的觀點是這份計劃並不完美,但總比沒有強。它提到了領土尊嚴,而這在我們的計劃中也是個關鍵。」

中共謀和的障礙,主要來自烏克蘭而非俄羅斯。普京出兵烏克蘭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中共表態中立,但卻給與有形和無形的支持。最重要的是,習近平還表示支持普京連任俄國總統,他說:「我知道俄羅斯明年舉行總統大選。在您的堅定領導下,俄羅斯的發展有了顯著增進。我相信俄國人民會繼續強力支持您。」普京發動戰爭使俄羅斯造成多達20萬的人命犧牲,國內已出現反戰的聲浪。如戰爭無限拖延下去,他的權位將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烏克蘭雖有作戰意志,但也有「彈盡援絕」的一天,必須仰賴美國與西方盟國的持續奧援。因此,烏克蘭能否接受謀和協議,還是要看背後支持者的眼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表示,習近平這次訪俄是為「俄國犯下的戰爭暴行提供外交掩護」。布林肯認為中國和平方案提出了12點,「如果他們對於涉及『主權』的第一點是認真的,那麼這場戰爭明天就應該結束。」布林肯質疑中共可能在轉移視線,表示「中國一直想要魚與熊掌同時兼得,一方面想要以中立立場公開示人,說要尋求和平,同一時間卻又呼應俄羅斯對於這場戰爭的不實論述。」

烏克蘭戰事陷入僵局,但卻為中美戰略競爭構築了新的舞台。如果美國的戰略目標只是以消耗俄羅斯國力來維持其霸權地位、只是批評中共的和平方案而又提不出相應的和平建議,則美國將會被中俄打入和平的「對立面」,讓中共成為這場戰爭的唯一贏家。

習近平訪俄顯示,中共「兩會」後的外交政策將轉守為攻,但要改變過去「戰狼外交」的形象。這對美國冷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已形成新的挑戰。歷史將會證明,烏克蘭戰爭是國際政治典範轉移的一個分水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