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黃信介—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第一領導者

2018-08-18 05:50

? 人氣

兩人出獄後不久,當時的立法院民進黨團,在立委黃煌雄的促成與安排下,為黃信介、張俊宏舉辦名為「鑼聲若響」的「重返美麗島」全台巡迴演講。黃、張兩人的重返美麗島之旅,造成轟動,特別是黃信介的演講更能激動人心,帶到高潮。「鑼聲若響」所造成的氣勢,以及最後一場以推動國會全面改選作為繼續奮鬥的目標,均為黃信介於1988年擔任民進黨主席鋪下堅實的基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說作為「黨外共主」,是「馬上打天下」的階段;作為民進黨主席,便是「馬上治天下」的階段。從「黨外共主」到民進黨主席是台灣民主運動從抗爭走向執政的新旅程,也是黃信介角色的重大轉換。

從黨外發展的歷史來看,黃信介實在比任何一位民進黨主席有更深厚的感情、體認與貢獻。在任內,他致力解決黨的財務危機,努力建立黨的典章制度,採取黨內初選制,融合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在國會全面改選和總統直選的吶喊中,他走到第一線帶頭靜坐;同時卻又排除萬難,力主參加國是會議,並以民進黨所提出的「民主大憲章」為基本架構,廣邀海內外在野人士,組成在野改革聯盟,終使國是會議接受「總統由公民選舉產生」的共識。國是會議之後,黃信介更以民進黨名義,邀請各界人士,召開台灣民主運動史上包容性最廣、統合性最大、位階性最高的人民制憲會議,並在互相尊重、學習、包涵、容忍的民主精神下,為台灣人民及台灣歷史提供一部最具代表性、整合性、前瞻性又能反應時代脈搏的台灣憲法草案。在民進黨「開門制憲」、堅持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的要求與壓力下,國民黨終於放棄「委任直選」,而接受「全民直選」,這是半世紀以來中央憲政制度影響最深遠的一項改變。這項「政治創新」,從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實施以來已歷經20餘年,經過六次總統大選,產生四位民選總統,經歷三次政權和平轉移,在第三波全球新興國家民主化改革的浪潮中,台灣已成為一個典範。

從民主大憲章研究小組召集人,到人民制憲會議籌備委員會兼大會秘書長,參加也體驗了制憲運動發展過程與整合努力的黃煌雄,有感而發地說:「我應當說,如果當時民進黨主席不是黃信介,如果擔任主席者沒有張俊宏所形容黃信介的『包容』與『大度』,民主大憲章與台灣憲草能否那麼順利,是否又會有那樣的結果,確實都是一個未知數。」

為展示具有執政能力,黃信介在民進黨主席任內,除提出民主大憲章、召開人民制憲會議外,更舉辦對民進黨而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國民間經濟會議。由民進黨中央黨部和立法院黨團共同舉辦,於1991年新春開春之際,邀請五十多位國內財經學界的中生代菁英與會,三天議程共27場,參加總人數約三千人左右,會後更出版全國民間經濟會議實錄《公平》、《開放》、《現代化》、《台灣新紀元》四冊,全集約六十二萬字,這是民進黨空前的大手筆,也可說是民進黨拓展新領域的重大里程碑。黃信介說:「這是本黨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會議,是本黨關心經濟問題的重大突破,也是有意角逐執政的重大宣示。……我希望本次會議的舉行,能為今後政黨競爭的良性互動建立一個模式,能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展開一個新里程。」饒有意思的是,在其後第一次政權輪替(2000年)與第二次政權輪替(2008年)的過程上,此次與會的50多位中生代學者,不少人都先後成為總統府座上賓、或行政院部會首長、或立法院立法委員,其中,蔡英文為現任總統,林全擔任過行政院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