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黃信介—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第一領導者

2018-08-18 05:50

? 人氣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左)與黃信介、許信良(右)、林義雄(中)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BrockF5/維基百科)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左)與黃信介、許信良(右)、林義雄(中)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資料照,取自BrockF5/維基百科)

1979年1月,爆發余登發事件,余登發父子被捕,黨外人士共同發表〈為余氏父子被捕告全國同胞書〉,齊集在高雄縣橋頭鄉,發動示威遊行,這是戒嚴統治下第一次政治性的示威遊行,也造成參與遊行的許信良縣長被停職兩年。歷經余登發案與許信良案,國民黨與黨外關係呈現緊繃的狀態,黨外在回應、抵抗國民黨政治壓迫的同時,也在進行常設組織化的努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9年8月創刊的美麗島雜誌,代表黨外邁向組織化的具體實踐。黃信介擔任雜誌發行人,許信良為社長,呂秀蓮、黃天福為副社長,施明德為總經理,張俊宏為總編輯,姚嘉文、林義雄為發行管理人。雜誌以社務委員的形式組成,網羅全台各地黨外人士出任,並在全台各地分別設立分社及服務處,美麗島雜誌儼然成為美麗島政團。而無名有實的「五人小組」,自余登發案發生後,美麗島雜誌出刊前,幾經密集聚會與討論,逐步形成黨外的決策核心。作為「五人小組」決策成員之一又兼執行者的施明德說:「『五人小組』的名稱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因為沒有法定的說法,這就成了唯一的說法;『五人小組』成立以後,黨外才有一個決策核心的存在。」許信良更論述道:「『五人小組』積極把黨外的領導核心建構起來,朝著建立反對運動組織而努力,這確實是運動發展的一個突破。」;「『五人小組』一開始就成為領導核心,因為每個成員都有領導的權力,這五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黨外運動中是沒有人可以挑戰的,也發揮了領導黨外運動的功能。一直到美麗島雜誌創刊、推廣組織,還是如此。」張俊宏夫人、後來擔任過立法委員的許榮淑也回顧道:「我記得『五人小組』來我家聚會過好幾次,平常林義雄較少來,許信良、張俊宏、施明德、姚嘉文四個比較常聚會,他們談好後會去向黃信介報告。黃信介有個好處,他們向他說要做什麼,他都答應,他的為人真的是大智若愚,所以能當老大。」

綜觀「美麗島」一詞所包含的層面,其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所留下的紀錄與影響,都是空前的,也是深遠的。

首先,「美麗島」不僅是一份刊物,更代表一個政團。政團的大家長為黃信介,決策核心為「五人小組」,而社務委員及各地分社及服務處則代表地方組織單位,所以實質上,這已走向政黨化,是一個「沒有黨名的黨」。

其次,美麗島在中泰賓館的創刊酒會,遭到鬧場,演變成一場轟動的事件,影響所及,第一期的美麗島也洛陽紙貴,銷售量累計達七萬本,創下當時雜誌銷售量的最高紀錄;第四期也是最後一期,更高達十四萬本,這是迄今任何政治月刊尚無法打破的空前紀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