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黃信介—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第一領導者

2018-08-18 05:50

? 人氣

在美麗島案大審中,唯一被判無期徒刑的施明德,對黃信介感念更深,他說:「他是一個深具無為而治智慧的人,所以美麗島時期才能有這麼多的政治菁英發揮長才,在民主的荒原上,逐步踩出後人可以依循的路徑」;「他讓黨外運動從地方山頭、從個人走向全國性的組織。而信介仙則漸趨成為全國性黨外運動的領袖」;「信介仙在日後一波又一波驚險的黨內外對峙中,廣納菁英,日漸確立黨外共主的地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為「黨外共主」,黃信介這一歷史定位,並非從天而降,也非僥倖得來,而是在實踐與奮鬥中經由付出與代價,並以特殊的領導風格建立起來的。

首先,黃信介是當時政壇上唯一一位以終身職立法委員,無畏風險,挺身而出,領導黨外民主運動的第一人。這個「時代身分」,使當時的黨外人士,包括美麗島世代,都尊稱他為「前輩」。

其次,擔任過郭雨新秘書而成為黨外新舊世代連結橋樑的陳菊曾說:「信介仙在台灣反對運動中的角色,可說是『台灣的孟嘗君』。」「他(信介仙)的笑容帶給當時反對陣營很大的鼓舞。他的台灣話,是我聽見過同一年代的人當中說得最流利的,他的演講在當時可說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第三,黃信介的領導風格,在與施明德擔任中央助選團執行秘書的互動中充分表現出來。此時的施明德是一名囚滿15年剛出獄的政治犯,與社會脫離已久,當時的社會氛圍一般人也不敢輕易接受他,直到遇到黃信介,才開啟他的美麗島人生。施明德說,他跟黃信介陳述的理由,沒有一項遭到拒絕,他只是告訴我:「你想怎麼做就去做,碰到困難就找我。」黃信介並拿出一本存款簿和一個印章,交給施明德說:「這給你,錢不夠再告訴我,你就照這樣去做,有困難、有危險,再跟我講。」在黨外助選團中,施明德說,我們沒有「團長」,只有「總聯絡人」;沒有「秘書長」,只有「執行秘書」,「這件事是他(黃信介)決定的……他的風範著實影響了我」。

美麗島事件大家長

「美麗島」一詞,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從廣義的觀點言,至少包含幾個層面:

──美麗島雜誌的籌備與發行

──美麗島事件的爆發與逮捕

──美麗島大審的公開與影響

──美麗島家屬的出征與勝利

──美麗島辯護律師的組成與上陣

1978年12月16日,當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時,美國總統卡特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日蔣經國總統發布緊急處分令,將選舉延期舉行,即日起停止競選活動。12月25日,在黃信介主持下,黨外競選總部召開黨外人士國是會議,重申「堅決維護民主憲政,反對暴力,熱愛和平」的基本立場,並呼籲盡速恢復選舉;黃信介並當場指定許信良、張俊宏、施明德、姚嘉文、林義雄五人,對黨外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這也是「五人小組」一詞最早的由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