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到底該怎麼展覽?博物館的策展理念之爭:用科技窺視木乃伊內容物、或保持死者塑像的神聖性

2023-03-23 09:03

? 人氣

曼徹斯特博物館改建完成開放,首期展覽主題為「埃及的黃金木乃伊」。(圖截自曼徹斯特博物館官網)

曼徹斯特博物館改建完成開放,首期展覽主題為「埃及的黃金木乃伊」。(圖截自曼徹斯特博物館官網)

木乃伊和狼人、吸血鬼和女巫一樣,乘載了大眾的想像。人們對存放在金碧輝煌墓室裡的古代屍體滿懷好奇,從維多利亞時代的木乃伊解封派對、1920年代發現圖坦卡門陵墓引發的熱潮,還有現代的幻想冒險電影,例如漢默電影公司(Hammer Film Productions)1950至70年代的一系列恐怖片,再到《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系列。由於木乃伊經常成為大眾娛樂的題材或者形成風潮,誤解也變得普遍,不過英國一間博物館企圖讓人們重新理解這項古文明的風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格蘭北部的曼徹斯特博物館(Manchester Museum)隸屬於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主要展品類別為考古學、人類學和自然歷史為主,館方斥資1500萬英鎊改建,於2月重新開放。曼徹斯特博物館重新開放的第一期展覽「埃及的黃金木乃伊」(Golden Mummies of Egypt)展出豐富的埃及藏品,包括希臘羅馬時期(西元前300至西元300年)的8具木乃伊,它們由英國考古學家皮特里(Flinders Petrie)帶至英國,發掘地在開羅南方法尤姆(Faiyum)哈瓦拉(Hawara)的墳墓群。

特展回歸「埃及人希望人們看到的事物」

英國廣播公司(BBC)專文報導,策展人普萊斯(Campbell Price)肩負著一項使命:改變我們思考、談論木乃伊的方式。參觀者很快就能注意到特展的與眾不同之處,官方並不展出遺骸的X光片或電腦斷層掃描,也沒有遺體的生物醫學推測(例如他們過世時幾歲或死因為何)。埃及特展在曼徹斯特博物館休館期間到北美和中國巡迴展出,當時確有展出木乃伊的掃描圖像,不過展覽回到曼徹斯特之後這些圖像文件就被移除了,反映館方對於展出這些工藝品的新想法。普萊斯說:「我們正在擺脫這種拆封的欲望,」指出他們希望翻轉陳設方式,讓參觀者的注意力從「內側」轉移到「外側」,也就是從「我們期望看到的事物」轉移到「埃及人希望人們看到的事物」。

因此埃及特展捨棄了窺視木乃伊內容物的角度,轉而聚焦繁複的包裹工序。普萊斯藉此主張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目的不是為了保存遺體,而是為了將死者變成神。裝飾華美的棺柩和外棺並非描繪在世的死者,而是用神性化、理想化的圖像,幫助死者的靈魂去往更好的地方生活。防腐師利用歐西里斯(Osiris)和哈索爾(Hathor)等喪葬相關神明的畫像,以此保證死者已經準備好前往死後永生的世界。

普萊斯指出有文記載「死者將成為神」,他說現代認定為「妥善保存」的木乃伊,那可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為達成此目的而顯現出的狀態。曼徹斯特博物館這次也展出古埃及後期製作的木乃伊,此時期的木乃伊通常不會把內臟移除,這項事實表示,完整保存遺體並不總是製作木乃伊的目的,也可能從來不是製作木乃伊的唯一目的,而只是處理死亡的儀式其中一環。

「埃及學內部形成一種迷思,推測古埃及人做了很多防腐實驗,他們在一段期間做對了,後來『忘記』該怎麼做。然後技術繼續退步,到了希臘羅馬時期,埃及人不再在意遺體內部的狀態,因此他們就不移除內臟,而只在意外觀好不好看。」普萊斯並不買單,認為那是一種殖民主義的傲慢解釋,他自己的想法是,保存遺體永遠不比準備死後永生的儀式重要。

特展展出閃閃發光的面具和寶石,繁複象形文字、圖騰和畫像,數千年前的木乃伊仍然栩栩如生。儘管現在木乃伊都平放展示,不過有人推測這些古埃及後期的木乃伊當初很可能直立擺放,在數年甚至數個世代期間公開展示,被視為一種神聖的雕像讓民眾瞻仰。展覽沒有提供棺柩的掃描圖像,讓參觀者看看遺體保存狀況如何,或者死者是否膝蓋退化或死於癌症;展場昏暗的燈光喚醒黃金的色澤,讓參觀者產生崇敬之情,這正是特展著重的宗教特性。

閱聽人研究結果:展示人類遺骸強化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

普萊斯說:「我想擺脫生物醫學的詮釋,讓展覽集中在人變成神這個部分。我不是說科學研究都不好或不該那麼做,不過這是一次好機會,從另一種角度審視這些文物。」這也是關於尊重,新館長沃德(Esme Ward)表示曼徹斯特博物館的使命是讓不同文化互相理解,就這次特展而言,工作團隊認為傳達「我們從來不應看到木乃伊包裹底下的東西」這個訊息非常重要。

也有部分人認為根本不該展示木乃伊,例如2020年牛津的皮特.里弗斯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移除了展覽中的木乃伊、皺縮的頭顱等人類遺骸展品。這項決定的基礎是一項閱聽人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該博物館的參觀者傾向將展出的人類遺骸理解為「其他文化是野蠻而原始的證明,同時強化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館方則表示他們移除人類遺骸展品以尊重全球的不同社群。

普萊斯表示:「很明顯,參與製作這些工藝品的古埃及人,並不希望作品被拆封。」但曼徹斯特博物館策展的考量不只這一層,連現代科技的研究成果也無法說服普萊斯,「我去看過醫院安排木乃伊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埃及學家和臨床醫師也在場,但無法由掃描結果做出一致的結論,畢竟電腦斷層掃描是為了活生生的人設計的,而不是脫水的屍體。」西方考古學家拆封木乃伊研究的方式通常帶有殖民主義的態度,而且多半會在過程中損害木乃伊,從維多利亞時代到1980年代一直有機構或團體藉研究名義拆開層層包裹。在那之後,掃描等數位「拆封」方法變成主流,而且從死者貼身的護身符到動脈硬化的程度都鉅細靡遺。

「無接觸拆封」木乃伊的展覽 探索死者生前生活

公開反對「拆封木乃伊」也招致爭議,有人認為追求知識勝過其他因素,或者擔心幾千年前死者的感受是考量過度。普萊斯承認有些生醫埃及學家受到冒犯,還有一些科學家對埃及特展的內容感到失望,而且曼徹斯特博物館也讓自己站到了許多夙負盛名的博物館對立立場,例如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探索古代生活(Exploring Ancient Lives)」特展,就是主打電腦斷層掃描6具木乃伊展品。該展於2014年開幕,之後在各國巡迴展出,參觀總人次超過200萬,原策展人泰勒(John H. Taylor)表示展覽的意圖是回到木乃伊還活生生的時候,探索他們生前的生活。

探索古代生活展覽提供令人信服的探索,推測木乃伊的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甚至飲食內容,策展人凡登柏希(Marie Vandenbeusch)和安托萬(Daniel Antoine)表示,唯有透過妥善保存的遺骸,才能夠了解幾千年前的人如何生活。他們的研究顯示,遺體本身與木乃伊外棺畫像之間往往存在差異,後者通常是理想化的死者樣貌,例如木乃伊化的孩童會被畫作成人的模樣,如此一來,死者就能享受最好的死後生活,不過這項發現對普萊斯來說,則是死者超脫人類脆弱的佐證。

法尤姆木乃伊肖像可能是追求神性的畫像

一部分在曼徹斯特博物館展出的木乃伊符合既定印象,金色、藍色,眼睛特別醒目,不過古埃及後期風格的木乃伊看起來截然不同,他們有著栩栩如生、眼神靈動的肖像,參觀者可能會誤認為文藝復興時代的作品。這些是法尤姆木乃伊肖像(Fayum mummy portraits),繪製在薄木板上頭,與羅馬時期(西元100至300年)的木乃伊包裹在一起,也用於展示。

法尤姆木乃伊肖像也打破另一件迷思:古埃及不是至高無上、充滿謎團的孤立文化,而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國家。普萊斯指出,希臘羅馬時期的木乃伊通常繪有不同文化的神祇畫像,像是其中一具展品「Artemidorus」有著希臘名字和法尤姆肖像,這表示它可能是羅馬菁英人物,而外棺又裝飾著歐西里斯等埃及神明和埃及—希臘複合神塞拉比斯(Serapis),或許是打算討好所有神明。

考古學家皮特里在哈瓦拉首次發現木乃伊時,他對這種混合風格不屑一顧,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為了這些木乃伊而瘋狂,1888年的木乃伊展覽讓畫家如亨特(Holman Hunt)和阿爾瑪—塔德瑪(Laurence Alma-Tadema)為之傾心,更啟發王爾德(Oscar Wilde)寫出《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

法尤姆木乃伊肖像自然讓人們好奇畫中人的長相是不是如此俊美,但普萊斯認為那是理想化的描繪,肖像看起來都很年輕、健康、貌美,討人喜歡,「我想他們最多是美化的死者樣貌。人們肯定會為此爭論不休,但我認為肖像是類似神的形象。」普萊斯說明其中一幅法尤姆木乃伊肖像,畫中的男性頭髮間插著月桂葉,雙脣之間有一線金箔,髮型看起來是當時的羅馬皇帝和皇后引領風潮的款式,而當時皇帝被尊為神明。或許畫中人的形象是時尚,不過也有可能是為了追求永生。

至於為什麼希臘羅馬時期的木乃伊風格會出現如此劇烈的變化?普萊斯猜想是為了吸引目光,「想像你正往祭祀場所走去,沿路有20幾具木乃伊,你當然希望你的親屬最為醒目,得到最多路人祈福,可能因此他們使用了不同的繪畫技法。」古埃及人自然不可能指望幾千年後的人繼續關注他們死去的親屬,不過無論這些精巧的棺槨畫像是否描繪了他們對於死者成神的希望,還是經年轉變的防腐工序背後有什麼涵義,這項古老的喪葬工藝都持續吸引人們的目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俞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