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偉專文:超越「苦力」迷思的華人移民史

2023-03-24 05:10

? 人氣

華人農曆過年傳統習俗。(資料照,美聯社)

華人農曆過年傳統習俗。(資料照,美聯社)

談到十九世紀的華人移民,不少人心目中的直覺反應往往會浮現「苦力」、「豬仔」等悲慘而負面的形象。在這樣的常識基調下,不少歷史寫作乃至文學小說的筆法,往往將晚清遷徙海外的華人移民,描繪成一群缺乏知識以及個人意志的底層群眾,從而側重書寫白人資本家以及華裔人蛇對他們的奴役壓榨。而晚清帝國的積弱,亦導致海外華人移民缺乏國家政府組織的有效保障。上述這類歷史敘事,一方面誠然在某種程度上試圖為弱勢的歷史失語者發聲;另一方面卻也弔詭地陷入種族主義的窠臼,片面地將華人視為一缺乏個體能動性的被動集體。這類刻板印象不啻將歷史發展扁平化,並無法充分體現華人移民內在的多元性與個體性。隨著近年來全球史研究的推進,歷史學者致力於從更加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脈絡,來理解華人移民在近代世界形塑過程中所發揮之關鍵作用。艾明如(Mae Ngai)的這部新書《從苦力貿易到排華:淘金熱潮華人移工的奮鬥與全球政治》(The Chinese Question: The Gold Rushes and Global Politics),即是其中代表力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書作者艾明如,現任哥倫比亞大學龍家(Lung Family)亞裔美國人研究講座教授以及歷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法律與政治史,她多年來關注移民史、公民權、國族主義以及華人離散等歷史學議題,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艾明如出身美國華裔,其外祖父為民國法學者王世杰。她自學生時期便關注勞工權益與社會正義等議題,並曾多年投身社會運動。對美國華裔以及社會議題的現實關懷,與她治美國移民史的學術興趣,具有一定關聯。爾後她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系,師從著名美國史學者埃里克.方納(Eric Foner),並於一九九八年以「一九二四至一九四五年間美國移民政策與種族形成」(United States Immigration Policy and Racial Formation, 1924-1945)為論文主題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艾明如著作等身,曾多次榮獲美國史學界重要之學術獎項。如她的博士論文經修改後,於二○○四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付梓,題為《不可能的國民:非法外國人及現代美國的形成》(Impossible Subjects: Illegal Alien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America),這本著作追溯所謂非法移民在美國法律與社會中的歷史起源,對於非法移民問題與二十世紀美國公民權與種族等議題的互動進行分析,曾獲頒包含弗雷德里克.傑克遜.特納獎(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Award)等六項學術獎項。二○一○年她又出版《幸運之家:一家人如何奇特地開創了美國的華人世界》(The Lucky Ones: One Family and the Extraordinary Invention of Chinese America)一書,主要以十八世紀後期美國華人移民趙洽(John Tape)家族為例,探討早期美國華人中產階級的生命歷程以及爭取平權之經過。該書曾先後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中文譯本,從而在華文閱讀世界獲得相當的關注。至於讀者面前的這部《從苦力貿易到排華》,則是其最新的專書,二○二一年英文版出版後,旋即在美國學界受到廣泛好評,並在二○二二年榮獲美國史研究最具盛名的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此次中譯本出版,相信能為臺灣乃至華文世界的讀者進一步認識海外華人移民史,提供兼具學術深度以及思考意義的參考讀物。

本書《從苦力貿易到排華》的探討議題,主要聚焦於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海外華人移民,尤其是在當時淘金熱背景下遠赴美國加州的華商以及移工。通過梳理大量英文、中文檔案史料,本書關於華人移民史的研究在史觀上主要有以下三點貢獻。首先,本書開宗明義地跳脫出所謂的「苦力」迷思,亦即反對將前往美國的華人移工機械地比附為西方概念下的奴隸(slaves)。作者富有洞察力地指出華人的「苦力」形象,實際上是十九世紀後期英美白人統治者為了在不違背西方自由主義論述的前提下,同時達成其排華的種族主義政治利益,所建構出的一種身分標籤。通過將華人移工汙名化為如同奴隸的苦力,白人統治者試圖將華人排除在公民的行列之外,並以反對奴隸制為由禁止華工移入。在這種自由主義包容與種族主義排外的二元悖論下,不自由、受奴役的「苦力」標籤,由是成為美國排華政客的宣傳利器。在前述脈絡下,本書雄辯地破除作為種族主義歷史遺產的「苦力」迷思,批判性地剖析華人如何被種族主義政治勢力逐步塑造成美國社會、經濟乃至道德層面的「問題」。

正在修建跨州鐵路的華人移民勞工(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正在修建跨州鐵路的華人移民勞工(資料照,取自Wikipedia)

復次,藉由重構海外華人生命史之個案,本書聚焦移民之能動性與多元性,尤其是海外華人移民對排華種族主義的抗爭。通過研究美國舊金山的袁生、澳洲墨爾本的劉光明、南非約翰尼斯堡的謝子修等具體案例,艾明如指出明顯卻又經常為人忽略之歷史史實——十九世紀華人移民的組成並非全是苦力勞工,實際上其中不乏精明幹練之商人以及技術人才。而這些華人在面對種族主義的不公時,不僅沒有一味忍氣吞聲,反而是積極通過上書請願、官司訴訟、組建僑社等各種手段來維護華人社群之權益,而當時他們亦積極駁斥種族主義者對華人移民所貼上的「苦力」標籤。

本書第三點主要貢獻,在於超越傳統國別史乃至中美關係史的敘事框架,改從全球史整體的政治經濟脈絡來重新理解移民與帝國之間的關係。十九世紀後期由大英帝國主宰的國際金融體系開始採取金本位制,對於使用白銀的中國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而海外華人移民在這段國際金融轉型期間亦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在為西方資本主義金礦開採提供大量勞動力的同時,華人移民定期寄回故鄉的大量海外匯款也為中國平衡國際貿易收支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除了國際金融之外,海外華人在國族主義以及革新思想引入近代中國的過程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晚清革命黨人的活動便與僑社有著緊密的聯繫。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政治名分較為邊緣的海外華商,在政治思想以及國際經濟上皆一躍而成為近代中國國家轉型歷程中的要角。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發現在研究十九世紀海外華人與金礦開採議題的實證基礎上,本書巧妙地涉及到歷史記憶、移民人口、國族認同等各項議題,並提出兼具實證性以及思辨力的歷史解釋。此書的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從歷史縱深剖析乃至解構美國華人作為「苦力」的文化刻板印象,並指出種族主義者如何操弄「苦力」形象來建構其排華論述。此外,作者又進一步將華人問題放置在十九世紀後期西方資本帝國主導下的金本位國際金融體制脈絡中,不僅顛覆當代社會對早期美國華人移民的文化偏見,在處理歷史議題上更是貫穿文化、政治乃至經濟等不同領域,富有學術原創意義。

《從苦力貿易到排華》一書的寫作特點,在相當程度上也體現出近年美國史學界的學術趨向,尤其是對族群議題以及全球史的關注。如二○二二年與本書並列班克羅夫特獎的另一本得獎著作,為非裔美國史學者米亞.貝(Mia Bay)的《旅行的黑人:種族和抵抗的故事》(Traveling Black: A Story of Race and Resistance),該書主要通過批判性地探討吉姆.克勞法種族隔離的旅行限制,進而探討非裔美國人的主體能動性,與本書就排華法案的研究可相互參照。

另一方面,近年來不少美國史出身的研究者亦積極關注全球史,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美國史的全球化轉向。如斯文.貝克特(Sven Beckert)的《棉花帝國:一部全球史》(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便是其中的代表傑作,其寫作基礎以美國棉業與南北戰爭為核心,卻並不侷限於傳統國別史意義上的美國史,而是從全球史的角度將視野擴展到棉花的國際流通與近代世界之形成。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考。

綜前所論,作為一部兼具歷史與現實意義的學術著作,《從苦力貿易到排華》體現近年美國史研究的重大關懷,亦即在關注族群問題的同時,也留心全球史的視野。與此同時,艾明如在歷史敘事上擅長以翻轉視角,引領讀者跳脫出二元對立的慣性思考。除了顛覆將華人移民視為底層苦力的刻板印象外,《從苦力貿易到排華》亦突破傳統上對於帝國核心(metropole)以及邊陲(periphery)的二元思考,通過全球史視野將移民放置在近代國際網絡形塑下的思考,從而點出海外華人在清、英、美各帝國間所扮演之關鍵角色。延續以上關於族群史、全球史乃至翻轉史觀的討論,這些議題對於臺灣以及華文世界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與人文啟示?值得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持續進行獨立思考。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本文選自《從苦力貿易到排華:淘金熱潮華人移工的奮鬥與全球政治》推薦序(艾明如著/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