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優先」更符合人性 讓你初嘗賺錢成功的滋味:《獲利優先》選摘(1)

2018-08-26 05:10

? 人氣

作者認為成功經營一家有獲利的公司,我們必須有一個超級簡單的系統來管理現金,而這套系統就是「獲利優先」。(圖/Freepik提供)

作者認為成功經營一家有獲利的公司,我們必須有一個超級簡單的系統來管理現金,而這套系統就是「獲利優先」。(圖/Freepik提供)

天天衝營收、衝成長,為什麼卻還是沒有賺到錢?作者發現傳統的會計公式會讓人只想追求成長,而忘了獲利。但其實只要翻轉傳統公式,先領取獲利,即可讓公司轉虧為盈。

經營績效的關鍵不是成長,而是獲利,管理好現金才是最重要的事!透過本書《獲利優先》,帶你了解全球3萬家企業使用,比財務報表更簡單、更符合人性的資金管理工具,真正享受創業的樂趣與生活品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傳統會計制度正扼殺你的事業

從創立一開始,或創立後沒多久,公司大多會採用一個方法來記錄收入與支出:

銷貨收入-費用=獲利。

如果你的做法和其他創業家一樣,就會先算銷貨收入(營收),再扣除因為提供產品或服務產生的直接成本,再減掉其他營運企業衍生的成本,包括房租、水電、員工薪水、辦公室用品、其他行政支出、業務佣金、應酬費用、廣告看板、保險等等,接著你要繳稅,然後剩下的才是你這個老闆分到的錢(老闆薪水、分紅等)。

我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創業家幾乎沒拿過像樣的薪水,費用都扣除以後,剩下的才是公司獲利,如果你的經驗跟大部分的創業家一樣,那就根本沒有「最後的錢」,最好的情況也只會剩一點殘渣。

雖然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符合邏輯,並不代表符合「人性」

在邏輯上,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完全沒有問題,這暗示我們要盡可能衝業績、砍費用,把收支差額放進口袋,我們一試在試,試著衝業績來讓事業成功,竭盡所能讓營收成長,就是為了有些淨利可以留下來,結果就陷入持續不斷的追逐循環。

在這一串漫無章法、一昧追求成長的路程上,費用在混亂中節節高升,我們邊走邊撒錢,這些都是必要支出吧?誰曉得?我們忙著拚業績,哪有空擔憂費用的影響啊!

我們試圖減少開支,卻沒在看投資報酬率、沒去想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才可以用更少錢做更多事。我們沒辦法減少花費,業務愈多元,經營成本就愈高,大家都說想賺錢就要先花錢,但沒有人告訴我們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花更多,賺更少。

第二個問題是,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教導我們優先考量銷售和費用,這也違反人性,因為這會促使我們專注在追求成長,這有時也稱作「初始效果」(Primacy Effect),這是指我們會專注在先出現的訊息(銷售與費用),忽略最後出現的項目。沒錯,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讓我們不去注意獲利。

比財務報表更簡單、更符合人性的獲利優先系統

在我們進一步說明前,我想先確定在討論獲利的時候,我們想的是同一件事,因為會計師講的獲利非常不同。幾年前,我的會計師印出一份報表給我。

「嗯,跟我想得一樣,麥可,」凱斯說,臉上掛著約翰藍儂式的眼鏡。

「怎麼了?」我問。

「你今年的獲利是1 萬5000 美元,恭喜,還不錯。」

那一瞬間我覺得很自豪,有獲利實在太爽了,我覺得很驕傲,接著我心裡一沉想到,現金去哪裡了?公司的保險箱裡一毛錢也沒有,我的口袋更是空空如也。

因為我想不到答案,所以接著不好意思問他:「嘿,凱斯,獲利在哪裡?」

他指著剛印出來的報表,拿出他那帥氣高級的HB 鉛筆,在紙上把一個數字圈了起來。

「對,凱斯,我知道報表上有獲利。但現金去哪裡了?我要把錢領出來慶祝一下,好好享受獲利。」

頓時現場出現一陣尷尬的沉默。凱斯很努力不要讓我覺得自己太笨,他看著我,然後說:「這是會計上的獲利,你已經以某種方式把錢用掉了,這不意味著你現在有現金。事實上,你的狀況就是錢已經沒了,會計只是記錄已經發生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我有獲利,但銀行帳戶裡沒有錢可以讓我馬上把獲利領出來?」

「就是這樣,」凱斯用約翰藍儂的風格說道。

「這是什麼鬼話。」

「也許明年會變好吧!」凱斯說。

明年?為什麼要等到明年?為什麼不是從明天開始?我這樣想著。

會計師對獲利的定義和創業家不同,他們講的是會計報表最下面的虛假數字,我們對獲利的定義很簡單:銀行戶頭裡的現金。冰冷、實體的現金,而且是我們的。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從來就不只是管理現金,這是了解你的企業所有環節的系統。這裡有三個主要的財務報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你必須了解這三個財務報表(或是和了解這些報表的會計師、記帳士合作),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公司。它們的功能強大,也是很好用的工具。但是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本質(銷貨收入-費用=獲利)錯得離譜。

為了成功經營一家有獲利的公司,我們必須有一個超級簡單的系統來管理現金,這套系統要讓我們在幾秒鐘內就看懂,不需要有會計師幫忙。我們需要一套系統來立即告訴我們公司的健康狀況,並告訴我們實際可以花多少錢、需要預留多少錢,這套系統不需要我們調整習慣,而是主動會配合我們的習慣運作。

這套系統就是獲利優先(Profit First)

*作者曾創立2家營收數百萬美元的公司,並成功售出,現在是Profit First Professionals共同創辦人。曾任《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現在是熱門講者,曾經在TEDx、creativeLIVE、INCmty等知名平台分享他對企業經營與創業的觀點。其著作還有《南瓜計畫》、《高飛計畫》與《衛生紙計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