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時代》選摘(2):英國和中國管治大不同

2015-04-29 05:10

? 人氣

因此,本土意識包含世界,性格外向,相較強調「血緣關係」的國家意識,有着更廣闊、更具包容性的視野與內涵,不一定就是保守內向與自我 中心。例如因為商貿緣故,有些南亞裔人好幾代人住在香港,他們都是香港人;但主權移交之後,卻有家族早於1915年來港、在港出生、念書和工 作的南亞裔人士,因無「中國血緣親屬」而無法申請特區護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港英政府的自主性

香港在英治時期的一個治理特色,是不會事事跟從倫敦旨意。其中一個原因,是只有幾千萬人口的島國英國需要管治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不能事事關心。二戰後,英國又忙於應付國內外各種問題,所以殖民地總督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歷史上,港督不時與倫敦硬碰,例如1956年香港「雙十暴動」的翌年,英國曾非常認真考慮放棄香港,最後沒有成事,原因之一是港督葛量洪語氣 強硬、激烈反對。到了六十年代,港督載麟趾對於「有太多來自倫敦指手 劃腳的事情」(back seat driving),曾非常不滿,甚至大發雷霆,以威脅辭職來擋住倫敦的逼迫。

高調「積極不干預」低調照顧基層

在前特首曾蔭權的年代,特區政府標榜「大市場、小政府」,據說這是源自港英時期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但如果我們認真回望歷史,會發現這實屬修辭多於實際。當年港英政府提出「積極不干預」,一方面是出於政治考慮,避免因管治表現過於積極,引起中國對香港出現類似於戰後新加坡的政治改革的猜疑與行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論述,照顧華人工業家需要之餘,盡量降低具政治影響力的貿易企業爭取更多特權的空間。

實際上,港英政府是低調地照顧基層社會的「上流」需要,而不是任由他們在汰弱留強的市場下自生自滅。例如從五十年代起,政府的公共開支已顯著增加,從1950/51年度政府開支佔GDP比率的6.5%,倍增至1960/61年度的 14.3%,然後降至1969/70年度的11.5%。1950至1965年間政府用在教育與醫療的開支,從佔政府開支9%增至11%。從1973至1975短短兩年間,政府社會福利開支佔總開支比率從2.78%倍增至5.83%。

港英政府的地理空間佈局,至少在客觀效果上滿足了基層需要。例如:(一)公屋商場租金便宜,對街邊大排檔與小販的態度較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寬容,方便了基層與小商戶規劃生活,也增加了他們向上流動的機會;(二)在工業區附近興建公屋,方便基層就業、上班,減低了他們的住屋與交通開支。有學者估算過,政府以此方式補助生活,金額可佔工廠工人月薪的七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