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時代》選摘(1):為何香港是本難讀的書?

2015-04-28 05:10

? 人氣

1845年維多利亞港。圖中央處是水坑口——英國人佔領香港島的登陸點。( Spellcast/維基百科)
1845年維多利亞港。圖中央處是水坑口——英國人佔領香港島的登陸點。( Spellcast/維基百科)

更重要的是,歷史的書寫,其實更涉及政治、不同身分認同的角力。台灣社會學者蕭阿勤曾作以下結論:「人們爭奪歷史的啓事,就在於它對集體記憶的形成、維繫與重塑,至關重要。一種特殊的集體認同,部分取決於集體記憶的特定建構方式—─包括詮釋『我們是誰』、『我們經歷過甚麼』,以及因此『甚麼是我們所共享』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引申而言,歷史雖然着眼往事,卻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因為它形塑了我們對現狀的理解──套在香港,那就是我們如何理解香港在世界上的位置、香港過去的成功條件、香港應該如何治理、甚麼是「香港人」、甚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進而思考香港未來應該如何走下去。

正如英國作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小說《一九八四》寫道:「誰能 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能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He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h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這正解釋了為何有些國家熱衷於篡改歷史。

如何審視香港歷史

香港主權移交前夕,中國大陸在短短幾年間出現了很多有關香港歷史的論述,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為了「確立回歸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為「人心回歸」鋪路。然而,這類香港史論述都以「愛國史觀」建構,至少有以下四個值得商榷之處:

 1. 香港的英殖歷史是恥辱?

 2. 香港在英治下受盡剝削?

 3. 英人同化港人?

 4. 英治高壓獨裁?

如果我們以民族主義先行的「愛國史觀」有色眼鏡回望香港歷史,便會很容易過分強調或誇大英治時期的「恥辱」,而忽略當年英國人管治值得學習的地方。全國政協前主席李瑞環在香港回歸前,曾提出「紫砂茶壺論」,提醒相關人士治港不要妄洗「茶垢」,令香港失去特色。香港若然胡亂「去殖」,便會很容易流於重新「自我殖民」。

其中一個例子,是香港政府首腦的名稱,由「港督」變成「行政長官」。這個改變原意是因應主權易幟,要淡化港英色彩,但問題是,「行政長官」一詞是西方、接近於商業機構「行政總裁」的概念和術語。事實上,明清兩代的一些地方政府都設有「總督」;而當年參與制訂《基本法》的草委,未知曾否顧及中國歷史及文化的這一環節呢?把總督變成特首,是真的能夠「去殖」,還是進一步自我殖民呢?

港英時代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Zhishi/維基百科)
港英時代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Zhishi/維基百科)

要重新審視香港歷史,有兩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 從香港多年的「自由港」定位出發,來考察由各種匯聚在香港的商貿與人流網絡所塑造的地方性格,以及當地人的效忠對象、政治取向。文化性格,以呈現更貼近當年的實際管治環境;

 • 以更寬闊的區域與全球視野回望香港歷史。從世界視野看香港歷史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以英帝國的環球管理角度看香港,當中涉及英帝國怎樣運作、管治目標、怎樣管治殖民地,以及管治香港與其他殖民地 有何異同。

港英時代書封和作者鄺健銘。
港英時代書封和作者鄺健銘。

*本文選自《港英時代 英國殖民管治術》(天窗出版社)導論。5月2日(周六)晚上七點,於羅斯福路三段283號21弄6號永樂座,舉行新書發表會,作者鄺健銘與前《號外》主編張鐵志對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