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排行榜的文學新秩序:《出版島讀》選摘(1)

2023-02-08 05:10

? 人氣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日,金石堂書店於臺北市汀州路初創了全臺第一間複合式書業空間「金石文化廣場」,附設有書店、餐飲及服飾,高聲宣告大型連鎖書店的時代正式到來。(資料照,顏麟宇攝)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日,金石堂書店於臺北市汀州路初創了全臺第一間複合式書業空間「金石文化廣場」,附設有書店、餐飲及服飾,高聲宣告大型連鎖書店的時代正式到來。(資料照,顏麟宇攝)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日,金石堂書店於臺北市汀州路初創了全臺第一間複合式書業空間「金石文化廣場」,附設有書店、餐飲及服飾,高聲宣告大型連鎖書店的時代正式到來。同年,何嘉仁文教機構成立,也趕赴這波書店型態變革創新的大勢,開設何嘉仁書店,而新學友書局則是在仁愛路圓環拓展「書香園」的複合式經營,將書店結合咖啡廳、畫廊,營造公園式書店的空間氛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向大眾的連鎖書店

事實上,一九八○年代連鎖書店的快速發展,連帶開啟出版書籍產銷分離的通路變革,一改過去傳統的店銷通路,甚至影響出版產業的組織型態,為求品牌知名度和搶奪市占率,出版社紛紛邁向集團化、組織化和書系化的經營路線。當時,金石堂書店即是採取每月製作「暢銷書排行榜」的行銷策略來開發嶄新的營運模式,在書籍陳列上也將書封朝外整齊擺放,並於開幕兩週年後,首開業界之先河,以書訊形式發行《金石文化廣場月刊》(後在一九八八年改為雜誌型態的《出版情報》),提供消費者免費索閱,掌握書籍資訊和出版動態。

20230207-暢銷書排行榜。(取自散冊 San Ce 臉書專頁)
短短數年時間,暢銷書排行榜的銷售機制對於整體出版產業造成的影響,在當時掀起廣泛的輿論波瀾,尤其聚焦在書店、書商和書市相互運作下衍生的「潛規則」。(取自散冊 San Ce 臉書專頁)

短短數年時間,暢銷書排行榜的銷售機制對於整體出版產業造成的影響,在當時掀起廣泛的輿論波瀾,尤其聚焦在書店、書商和書市相互運作下衍生的「潛規則」。具體來說,有些出版社為了商業利益的考量,以求書籍上榜刺激銷量,可能會降低批發價格爭取書店的展售機會,或是化整為零地將書購回提高銷售數字,這些刺激銷售的變相手段皆是希望利用排行榜的廣告效應,達到市場利潤成長的目的。

對此,《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更於一九八六年底直接策劃了一個名為「暢銷書排行榜」的專題,大規模地邀請、訪問四十一位作家對於暢銷書排行榜的風行現象有何看法,直搗文學商業化的課題。有趣的是,大部分作家面對赫然崛起的暢銷書排行榜幾乎都抱持著懷疑態度,卻也無法否認當中反映的社會趨勢,並且,按照人間副刊的整理歸納,這些作家的立場大致分為比較贊成的、比較中立的和比較反對的,幾乎沒有完全贊成或完全反對的兩極化聲音。然而,誠如詩人羅智成於訪問時所回應的:「暢銷書排行榜迫使作者面對一個基本問題:他到底為什麼而寫作?」明顯意識到作家與讀者的權力關係正在悄然改變。

隨著一九八○年代金石堂、新學友、諾貝爾、誠品等企業化連鎖書店的接連設立,暢銷書排行榜的營銷機制也越趨成熟,首當其衝的便是原本涇渭分明的書籍界限徹底破除,純文學、非文學、漫畫被放置在同一書店消費情境,只要銷量夠出色,就有機會躋身暢銷書排行榜之列,這不只消弭了嚴肅藝術和商業利益的對立分野,更成為另一種新興的書籍評賞方式。此外,為了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的興趣,出版社開始力求滿足各式各樣的閱讀品味,作家身分也愈加斜槓多元,不再固守文學堡壘,整個文學生產活動從「作者導向」轉為「讀者導向」,逐漸步入文化工業的產銷迴圈。

林清玄現象

作家林清玄去世。(取自林清玄臉書).jpg
林清玄(圖中)將佛學大眾化的「菩提系列」創作,紫色菩提系列於出版五年間,創下超過兩百萬本的銷售量。(取自林清玄臉書)

值得留意的是,當整體文學場域全面趨向商業化進程時,文學生產活動自然會成為消費商品,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借助暢銷書排行榜推波助瀾而擴散形成的「林清玄現象」。回望一九八○年代,身兼編輯、記者和作家身分的林清玄已經連續掄元奪得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山學術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文學大獎,更在一九八八年被出版業界推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根據一九八九年舉辦的「卅年一五○本文學暢銷精典特展」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分頭蒐集完金石堂、新學友的排行榜資料,以及作品本身刊載的印刷版次後,林清玄和琦君各別坐擁最暢銷十大男/女作家之冠,而最暢銷書籍是四年內印刷一○七版的《野火集》。

同樣專美於前的,即是林清玄將佛學大眾化的「菩提系列」創作,紫色菩提系列於出版五年間,創下超過兩百萬本的銷售量。伴隨傳播媒體欣欣向榮的發展,林清玄除了跨界出版有聲書、發行筆記書,還在一九九○年底將屢占暢銷書排行榜的「菩提系列」搬上電視,錄製推出錄影書,希望開發那些從不看書、只看錄影帶的消費者,這樣多元化發展的出版型態對於作家本身的暢銷書效應,當然也有借力使力之效。

直至一九九七年,林清玄離異未久即再婚的消息曝光,讀者反彈聲浪十分劇烈,退書的電話不斷,甚而前往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會門口焚書抗議,在高度商業操作的出版市場中,原本宛若心靈導師的「林清玄現象」完全幻滅,自此迅速消逝。當是時,商業經濟環境的不景氣,也使得林清玄的生活禪書籍消退,劉墉的勵志類書籍趁勢興起。

總的來說,一九八○年代文化工業的崛起,深刻影響臺灣文學的生產行銷和消費模式,不僅大力推促文學生產的商業化轉向,也逐漸消解文學/非文學的界線、破除嚴肅/通俗的分歧,甚至大大提升讀者的選擇權力。特別是隨著大型連鎖書店的出現,在商業利益優先的營運下,暢銷書排行榜的機制成為另一種文學生產、傳播與批評的重要準則。至此,臺灣文學的商品化現象,也於焉成形。

20230207-《出版島讀》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選自《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