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當好人」的貪念橫行

2023-01-29 06:10

? 人氣

「把禍害扼殺在搖籃中」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成功

無論人類怎麼驕傲的妄想自己可以先知先覺,提早做好準備因應變局,但事實上這種「把禍害扼殺在搖籃中」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成功,先不提人類根本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就算少數人真的掌握這種能力,也會因為其他沒有這種能力的多數人,根本感受不到必須作改變的必要,而無法凝聚出改革需要的能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只要是變革,便會有人被犧牲,為了說服這些人乖乖去犧牲,就必須有一套說法讓他們心甘情願接受而不是起身反抗。這些權力者創造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等種種利他主義的說堂皇說詞,我想大家從小就聽到耳朵長繭了,用不著我再多加重複。

當然人也不是這麼容易被欺騙的動物,但權力者是有辦法創造一些利基,鼓勵大家去犧牲,於是乎一大堆沒有因果關係、沒經過績效審查的「這樣做就是好人」教條(例如對守寡不改嫁的婦女贈送貞節牌坊,最好是有誰知道婦女不改嫁到底對社會整體能創造什麼共同利益了,但權力者說有就有嘍),就被創造出來了。這些標籤有些就是單純的標籤,有些則能夠換到實際的利益。但無論如何,這些因應權力者利益創造出來的「當好人簡單公式」,如果原來就對社會共同利益不具績效,並不會因為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詞,就真的創造出什麼社會共同利益。

貞節牌坊。
貞節牌坊。(取自網路)

我們回到文初的例子,松平定信推動的「寬政改革」中的改革項目,大致上都合乎東亞道德系統、甚至是「普世」道德系統的「好事」標準,但不管是當時,還是從現在的史料去觀察,松平定信的改革都沒能解決當時日本發生的經濟問題。原因在於人類社會的太多「好事」標準,是根據權力者的利益去發展出來的,往往不是真的能促進整體人類的利益進步。

不經思考、專注於「做好事」贏得好人標籤帶來災禍

這種不經思考、專注於「做好事」贏得好人標籤,而不是真的去探討問題出在哪裡、然後針對問題研究出一套解決方案,並且監控方案實行過程、事後檢討實行績效,而為人類社會帶來災難的例子之一,就是紀元前1世紀的王莽。

王莽是東亞大陸天朝體系中新朝的創立者,從我們現在可以讀到的歷史(別忘了,這歷史還經過取代新朝的東漢王朝的抹黑扭曲)來看,這個人在任何道德體系下,都可以給他個「好人」的評價,當皇帝前的眾人謳歌還可能是因為想要奪權裝出來的,但他當皇帝後,從來沒有沉溺於享樂,每天都想辦法要更正皇朝治理之下各種錯誤的政策法律,拯救萬千生民,推行的各種改革也不是為了自己或是鞏固皇朝的勢力。

問題是王莽帶給當時的人們莫大的苦難,內戰外患頻起只是結果而已,在他的「正確治理」的善政下,整個王朝的經濟體系早就已經破壞了。連整天嘴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宣稱人應該為痛苦而活的儒家士大夫都不好意思嘴硬幫他辯解「追求富裕享受不是人活於世的目的」,感謝這位君主將正道帶來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