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賴清德的兩岸路線─「蔡規賴隨」還是另一個「麻煩製造者」?

2023-01-27 06:00

? 人氣

副總統賴清德兩岸路線值得關切。(柯承惠攝)

副總統賴清德兩岸路線值得關切。(柯承惠攝)

近日,在台灣政治中曾發揮重要角色的英國傳統大報,《金融時報》再次刊出重要報導,內文採訪多位美國的兩岸關係專家、知台派,斗大的標題指出「台灣總統的競爭者(賴清德)引發美國對兩岸緊張的擔憂」,而內文則進一步闡述對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論」的擔憂。這樣的報導公允嗎?曾說出自己主張「親中愛台」,到自詡「務實台獨工作者」,今天又變成「蔡規賴隨」,賴清德的兩岸政策到底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務實台獨」何解?務實是手段,目的仍是台獨

在這篇報導中,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智庫的學者葛萊儀表示,務實台獨的論點「已經造成傷害」。若我們還原、追溯這一句話的背景,是其2017年擔任行政院院長時,在立法院公開表示自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並在隨後補充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大膽坦承自己的台獨主張,再次奠定了他獨派金孫的地位。

但是,這樣的自我定調仍然是非常危險的,按照賴的語境,「務實」是用來修飾、緩和「台獨」的主張,前者只是手段,後者是本質、目的。作為行政院院長,賴清德發表與自身職責無關的言論已屬不當──國防、外交、兩岸是總統專屬職責──更引發對岸嚴重的抗議。

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當賴要帶著「務實台獨者」標籤,要進一步爭取總統大位時,不會引起區域的緊張,此外更讓人擔憂的,不只是台獨主張本身,還有民進黨陳水扁的前車之鑑,以及賴清德政治性格所引發的擔憂。

「蔡規賴隨」根本不存在,蔡、賴背景有著根本不同

「我是中國人,我讀中國書長大。」這句話是蔡總統於2000年任陸委會主委時,接受立法院質詢的自白,這後來成為許多在野黨人士攻擊、揶揄她前後反覆的談資,但這也反映了蔡總統在兩岸論述上,與傳統民進黨人不同的特質──她畢業於李登輝學校,就算走向兩國論,也仍舊脫自於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傳統,與傳統民進黨顛覆性的「台獨」論述有很大的差異。

然而,賴清德則完全相反,他成名於台灣最獨、最綠的台南,又有上百日不進議會、自詡擇善固執的個性,誰能夠他不會在選前把「務實台獨」當成擋箭牌,卻在選上總統後「擇善固執」地公開標榜台獨主張?

在國際關係研究中,有越來越多的文獻開始探討「領導人性格」與外交決策的關係,因此,賴的堅持與台獨理念,恰恰可能是台灣未來兩岸決策中的危引爆點。賴自詡「蔡規賴隨」,標榜自己追尋的是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但恐怕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否則,怎麼會有金融時報這一篇指證歷歷的質疑報導?

陳水扁的前車之鑑:選前「四不一沒有」,選後「一邊一國」

2000年時,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首次當選總統,完成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為了緩解外界對民進黨「台獨黨綱」的擔憂,陳水扁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政策綱領,令不信任民進黨的北京也報以「聽其言、觀其行」的緩和態度。

然而,隨著陳水扁政府任內的弊案一樁樁爆發,為了應對台灣社會與黨內越來越大的壓力,陳水扁的兩岸政策開始倒退。從選前「四不一沒有」,到選後「一邊一國」,被美國總統小布希說成是「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讓台灣陷入極大的風險之中。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歷史教訓:「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政策,可能會在自身權力面對挑戰時走向極端,進而陷全台灣乃至於區域和平於危險之中」。賴清德之所以要提出「務實台獨」,恐怕就是要彰顯自己與陳前總統的不同,表示自己不會冒進、製造麻煩,但是,誰能確保賴清德不會一如他出身台南的黨內前輩一樣,在權力受到挑戰時走向極端?

結論:賴清德的兩岸主張,恐招致台灣、兩岸與區域重大風險

綜上所述,儘管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賴清德的兩岸立場「與蔡英文一致」,但這樣的說法,禁不起嚴格的檢驗。在意識型態的系譜上,賴清德更加接近深綠、台獨的陳水扁,而不是國民黨出身的蔡英文。賴清德標榜自己走得是蔡英文路線,但從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賴清德實際上也可能走上急獨、躁進給台灣帶來危險的「陳水扁路線」!

尤有甚者,若說面對政治壓力就走向極端的陳水扁,作為一種「投機台獨工作者」就造成台海與區域穩定極大的震盪,成為麻煩製造者,那麼賴清德這種忠貞、堅定的台獨工作者,是否會成為「麻煩引爆者」(trouble exploder)?台灣的選民們,必須睜大眼睛、要求政治人物說明清楚,以免引火自焚。

*作者為政大東亞所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