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評等是什麼?能信嗎?投資界黑暗面:所謂的專家,真實身分是「銷售員」

2023-01-17 12:40

? 人氣

所謂的投資專家,其實是「銷售員」(圖/Pxhere;作者/rawpixel.com)

所謂的投資專家,其實是「銷售員」(圖/Pxhere;作者/rawpixel.com)

新聞案例

監管層要求管住分析師的「大嘴」(上海證券報 2018 年 09 月 21 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海證券報稱,近期,管理層向證券公司下發了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要求券商建立健全內部管控機制,加強對公司工作人員公開發表言論行為的管理,維護資本市場正常秩序。

通報要求券商從四方面加強管理:

一是規範公開發表言論行為,強化專業責任擔當。通報要求資訊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可有效驗證,不得使用低俗、誇大、誘導性、煽動性標題或者用語,不得盲目跟風炒作、一味追逐市場熱點等。

二是加強工作人員管理,強化公司內部控制。

通報要求券商將員工的公開言論管理納入公司合規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內部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員發表公開言論前履行公司內部報備程式(編按:程序),並嚴格落實監測評估和內部問責機制,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教育等。

三是落實研報(編按:研究報告)合規要求,有效提升研報品質。    

通報要求券商督促證券分析師和相關研究人員基於客觀、紮實的資料基礎和事實依據,採用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審慎提出研究結論。同時,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品質控制和合規審查制度機制等。

四是強化媒體合作管理,健全輿情監測和應對機制。

通報要求券商授權媒體機構刊載或者轉發研究報告或者摘要、證券分析師和相關工作人員評論意見的,應當與相關機構作出協議約定,明確刊載或者轉發責任。此外,券商還需健全媒體報導監測和應對機制等。

新聞解讀

看懂財經新聞的四大原則:

一、特別關注壞消息。本則新聞看似是個好消息,顯示政府開始關切並管制券商的言論。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可見在實際上正是因為有不少券商的公開言論,造成市場和投資人許多問題。

二、專家的話正確聽。這是本章節的重點,我們在聽取專家的話的當下,應該要去了解該專家是否和他說的內容是否有「利益衝突」,並以此來決定該如何依照專家的話來行動。

三、分清投資和投機。如果投資人只是盲從專家或專業機構的說法來進行投資,那麼就很有可能只是陷入了它們的投機陷阱了。

四、回歸常識來判斷。用常理判斷,只要牽扯到利益關係,不論是多公正的專家或機構,可能都仍帶有部分私心。

與本則新聞相關的財經知識

做為亞洲經濟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中國的有錢人正快速崛起,他們對財富的保值、增值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正是看好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各家私人銀行無不竭盡全力爭奪高端客戶。在投資品種稀少、理財知識貧乏的中國民間,人們往往把錢財交給所謂的理財專家打理,但效果如何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