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兩次全黨火葬場,民進黨付出慘痛代價黑柯文哲賺到什麼

2023-01-01 06:20

? 人氣

正常來說,一個有意走政治路的年輕人,如果他沒「哥哥爸爸真偉大」可唱,大概就是先去當立委、議員或是政黨黨部的助理,想辦法變成助理的老大、讓老板願意支持你去選地方議員(現在甚至「向前」延長,得從里長、鄉鎮市代開始選),當個幾年看有沒有機會選國會議員,然後才是地方首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多人選擇加入(政治理念和大黨差不多的)小黨,是為了跳過「黨內排隊」的過程,直接參選。當然這種「偷吃步」的做法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像是「民進黨員」王浩宇雖然以小黨身分獲得競選地方議員的機會並當選,可是當他脫離小黨加入民進黨,希望到民進黨的鐵票區搶位子競選,就算他有全國知名度,最終還是因為「沒排隊」而失敗。

20210208-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盧逸峰攝)
王浩宇以綠黨身分參選桃園市議員當選,之後到民進黨「插隊」卻失利。(資料照,盧逸峰攝)

然後這些「樓梯」的特色是越上層數量越少,全台縣市議員有900多席、國會議員只有100多席,縣市長則僅僅有21席,意思是搞政治的人在「爬樓梯」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踩在別人的屍體上,才能獲得「上位」的機會,其中的艱辛可說是不足為外人道。

「黑柯」是吃政治這行飯的人不得不做的選擇

想想看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下爬到競選總統那個「只一人」的位置,中間要耗費多少歲月、多少金錢資源、多少血汗淚水?更恐怖的是,參選總統這件事是有「賞味期限」的,雖然有像雷根(Ronald Reagan)、川普(Donald Trump)、拜登(Joe Biden)那樣的例子,但畢竟只是特例,人過了一定的年歲,大眾就會對他的「能力」出現疑惑。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分析都指出2024是侯友宜參選總統的最後機會。

2022年11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替民主黨籍馬里蘭州州長候選人摩爾(Wes Moore)助選。(AP)
拜登(Joe Biden)雖高齡當選美國總統,卻已有不少人懷疑他是否能競選連任。(資料照,美聯社)

如果柯文哲真的成為非藍陣營的總統候選人,勢必會擋住一大堆在民進黨內辛苦一輩子才有機會登上頂峰的人的機會。

對於一個有志於政治的人來說,想要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必須爭得相對應的職位,溫良恭儉讓對於政治來說是不會有任何助益的(當成公關手段,塑造人設是另一回事),因此民進黨在柯文哲政治聲望到達高峰的時候,選擇和他分手是完全合理的作法。

問題是「同業」和「粉絲」可以接受,不代表路人可以接受,當排除柯文哲的理由是「黨的未來」、「對打拚、辛苦多年的黨內同志不公平」這種和大眾公益無關的事情,讓「黑柯」一開始就沒有正當性。這讓民進黨在這之後的選舉,越來越常使用過去自己最惡感的「為國犧牲」的這種說詞。

「北農」的超完美風暴,讓民進黨2018近乎滅頂

「正當性」這種東西太過虛無飄渺,更何況「民意如流水」,民眾今天不能接受的說法,不代表明天不能接受。不過綠營黑柯還帶來非常嚴重的副作用,前面說過,中央執政讓民進黨對於台北市政府的「坑」不再有那麼迫切的需求,不過有一個「坑」因為涉及全台的農業利益,讓民進黨不能鬆手,那就是北農──台北農產運銷公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