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陷入缺電危機,各國再度擁抱核能 《經濟學人》:應汲取法國的三大教訓

2022-12-20 18:00

? 人氣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持續近10個月,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措施,俄羅斯則切斷數個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造成歐洲陷入能源危機。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日前指出,當世界重新擁抱核能,應該吸取法國的教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不久前,西方許多人還認為核電昂貴且注定失敗。然而,如今核能再度變得至關重要。短期來看,歐洲能否度過冬季能源危機,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法國老化的核反應爐能否啟動,並且接近全力運作。長遠來看,核電的投資及創新似乎是解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能源戰爭及氣候變遷的其中一個辦法。

因此,世界各國再度擁抱核能,如今核能占歐盟發電量的25%,占全球發電量的 10%。資金正湧入核能研究及新創公司,英國與法國熱衷於建造大型新常規核電廠,德國已延後今年底關閉全部核電廠的計畫,而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印度國營電力公司「國家火力發電廠」(NTPC)正在規劃大量新的核電容量。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指出,如果世界要實現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到了2050年,核能發電量必須增加一倍。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經濟學人》指出,各國選擇是否押注核電時,應該看看法國的例子。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法國建造足夠的核反應爐,供應約70%的電力。然而。法國一直面臨艱難的局面,維護問題意味著今年的核電廠運行能力低於其理論容量,導致歐洲的電價飆升。

法國電力公司(EDF)累積了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8588億元)債務,預計今年將產生190億美元(約新台幣5895億元)的稅前損失,並且即將全面國營化。新的核反應爐的電力供應已經停滯,1999年以來建造的6座採用最新法國設計的核電廠中,只有2座可以發電。

法國為其他國家的核能規劃者提供了經驗教訓:一是持續投資與創新,起初法國太快建造了太多的核反應爐,現在許多核反應爐同時需要維護,而隨著員工退休或離職,訂單停滯導致技術與專業知識流失。成本激增,創新停滯,為了維修現在的核電廠,法國電力公司還聘請了來自美國及加拿大的焊工。

另一個教訓是法國的核能規劃者在沒獲得廣泛大眾支持的情況下,強行實施雄心勃勃的核能計畫。法國的核能產業擁有一群沒有自我懷疑或受到足夠審查的精英工程師,而缺乏支持的核能計畫最後導致政策不一致。在法國綠黨施加的壓力下,社會主義者逆轉了核能的擴張,而這種波動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最後一個教訓是多元化。法國倚重核能,導致它不重視再生能源,如今,太陽能及風能占法國電力供應的9%。在大多數國家,這種多元的邏輯相反,透過促進核能發電及進行中的再生能源增加,這些國家可以實現更平衡的低碳能源結構。整合國家能源市場與鄰國的能源市場,這也有助於提高彈性,但法國一直對此持謹慎態度。

連鎖反應

西方能力的喪失有助於解釋市占率的流失。2017年以來,開始建設的31座核反應爐中,27座採用中國或俄羅斯的設計。目前,在能源緊縮的情況下,人們對核能的看法正在變化,現在3分之2的法國人認為有核能的未來。

《經濟學人》指出,一些法國人認為核能與再生能源是敵對,但情況並非如此,這個世界同時需要核能及再生能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