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美國總統已經淪為俄羅斯傀儡,但他真的犯下「叛國罪」嗎?

2018-07-20 09:10

? 人氣

2018年7月16日赫爾辛基「雙普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現荒腔走板,被譏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傀儡(AP)

2018年7月16日赫爾辛基「雙普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現荒腔走板,被譏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傀儡(AP)

美國憲法全文(含增修條文)共7591字,只有一個地方明確界定了一種罪行,「叛國罪」(treason),見於第三條第三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有對合眾國發動戰爭,或投向它的敵人,予敵人以協助及方便者,方構成叛國罪。無論何人,如非經由兩個證人證明他的公然的叛國行為,或經由本人在公開法庭認罪者,均不得被判叛國罪。
國會有權宣佈對於叛國罪的懲處,但因叛國罪而被褫奪公權者,其後人之繼承權不受影響,叛國者之財產亦只能在其本人生存期間被沒收。」

最近,拜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之賜,「treason」卻成為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網站頭號的熱搜字。依據美國法典(U.S. Code),這是一項可判處死刑的罪名。

2018年7月16日赫爾辛基「雙普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現荒腔走板,被民眾批評為「叛國」(AP)
2018年7月16日赫爾辛基「雙普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現荒腔走板,被民眾批評為「叛國」(AP)

川普上星期走訪歐洲,從比利時到英格蘭到蘇格蘭,有如颶風一般一路破壞美國的邦交與形象,最後一站來到芬蘭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壓軸大戲登場,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合演舉世矚目「雙普會」,沒想卻在峰會之後的記者會上釀成最嚴重的災情。颶風從此有了名字:「赫爾辛基颶風」(Hurricane Helsinki)

對於關鍵議題「俄羅斯政府出動駭客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將自家情治國安機構鉅細靡遺的調查踩在腳底下,全盤接受「主嫌」普京的否認說辭,還不忘在普京面前痛責民主黨、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與「通俄門」(Russiagate)特別檢察官。

2018年7月16日赫爾辛基「雙普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現荒腔走板,被譏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傀儡(AP)
2018年7月16日赫爾辛基「雙普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現荒腔走板,被譏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傀儡(AP)

換言之,川普似乎忘了自己是美國總統,活生生的讓敵國領導人普京玩弄於股掌之間。當然,在川普眼中,俄羅斯的「敵對勢力」色彩可能還不如歐盟,所以他也樂於應驗希拉蕊在2016年選戰中的預言:成了普京與俄羅斯的傀儡。

這齣荒腔走板的怪戲連良知未泯的共和黨、保守派都看不下去,民主黨與自由派更是群情激憤,歐巴馬時期的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布瑞南(John Brennan)、名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與多位國會議員先後發難,「叛國罪」這個字眼一時間甚囂塵上,《紐約每日新聞》(NYDN)甚至拿來做成頭版。

然而美國多位法學專家指出,儘管川普其行可惡、其言可鄙、戕害國家體制、姑息敵對勢力,但是這與「叛國罪」仍然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頂多只是讓通俄門特別檢察官拿到更多的籌碼,或許也讓川普頭上那片名為「彈劾」的烏雲更濃密一點。

首先,「叛國者」必須涉嫌「對合眾國發動戰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 School of Law)憲法專家拉森(Carlton F.W. Larson)說:「就算川普把核彈發射密碼交給普京,那也不構成叛國罪……所謂的『對合眾國發動戰爭發動戰爭』是指應該效忠美國的人集結力量,試圖推翻政府、關閉政府,或者以某種方式讓政府無法運作……就算川普派人闖進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翻檔案,那也不是叛國,而是水門案(Watergate)。」

其次,「叛國者」的另一種罪行是對「敵人」提供「協助與方便」。美國與俄羅斯當然並沒有處於戰爭狀態,雙方長期維持正常外交關係(雖然不時相互驅逐彼此的外交官),因此嚴格而論,俄羅斯不是美國的「敵人」;與俄羅斯打交道的美國人可能出賣國家,但是不會犯下「叛國罪」。

有人認為俄羅斯干預2016年大選的行徑,已足以讓它成為美國的敵人,但華府至今並沒有將網路駭客攻擊視作戰爭行為,否則不僅美國與俄羅斯,就連美國與中國也都處於戰爭狀態了。川普在赫爾辛基的記者會上以「競爭者」而非「敵人」來形容他與普京的關係,其實言之有理。

讓時間回溯到冷戰年代,美國與蘇聯雖然劍拔弩張,幾度升溫到「熱戰」邊緣,也在全球各地進行代理人戰爭(proxy war),但美國從未正式宣稱蘇聯是「敵人」。羅森堡夫婦(Julius and Ethel Rosenberg)涉嫌將軍事機密交給蘇聯,在1953年被美國政府送上電椅,罪名也是間諜罪而非叛國罪。

儘管如此,康乃爾法學院(Cornell Law School)教授歐林(Jens David Ohlin)認為,民主黨如果在11月初投票的期中選舉大有斬獲,奪下聯邦眾議院多數黨地位,還是有可能以「叛國罪」(還有妨害司法)啟動彈劾川普的程序。另一方面,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也有可能深入調查,赫爾辛基峰會是否代表川普以親善的外交政策,來回報2016年總統大選普京的助選之恩。

但是在期中選舉投票之前,民主黨對於「叛國罪」效應恐怕要格外謹慎。如前所述,美國開國先賢對「叛國罪」的界定非常嚴謹狹義,絕不樂見執政者濫用來對付異己,18世紀迄今只有大約13人因「叛國罪」獲罪(包括著名的「東京玫瑰」),上一個案例遠在1952年。因此「叛國罪」在本質上就不宜用於政治操作;對於中間選民而言,更是「黨派惡鬥」氣味濃厚的票房毒藥。

川普本人倒是打過「叛國罪」這張牌,今年1月30日他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說,民主黨參眾議員非常不給面子地吝於鼓掌,於是就被他貼上「叛國罪」標籤。不過民主黨如果決定要以毒攻毒,與川普比拚口不擇言,恐怕只會造成轉移焦點的反效果,正中他與極右派的下懷,在「川普沼澤」中越陷越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