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歐如何攜手對抗中國?半導體出口管制與電動車補貼問題都需要「和解」

2022-12-09 10:04

? 人氣

特斯拉今年在德州奧斯汀開設了一家新工廠,還在柏林附近開設了一家工廠。(AP)

特斯拉今年在德州奧斯汀開設了一家新工廠,還在柏林附近開設了一家工廠。(AP)

美國及其盟友一致認為需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還認同各自單打獨鬥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沒有哪個國家大到可以支撐整個供應鏈。因此,要在「志同道合的夥伴」中實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呼聲頻頻出現。在本周的一次會議上,美國和歐盟承諾「採取協調行動,促進供應鏈多元化並打造抵禦經濟脅迫的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在這種口頭上的深情厚誼背後,保護主義和狹隘主義的舊習慣正在重現。首先,韓國、日本和歐盟抱怨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年8月簽署成為法律的《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的電動汽車補貼條款歧視它們的製造商,並從它們那裡吸走了投資。其次,這些盟友已拒絕響應美國的呼籲,不願與美國一道限制向中國出口敏感的半導體技術。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在這種形勢下,雙方需要達成一項「大協議」:美國讓其盟友享有獲得電動汽車補貼的資格,而那些盟友則加入美國的對華半導體管控陣營。當然,此類交易的政治考量和細節是很困難的,也許無法克服。然而,這種妥協如果真的實現,幾乎不會給美國或其盟友帶來任何經濟成本,甚至還有可能帶來巨大的長期收益。

圍繞電動汽車補貼的爭論源於拜登議程中具有分歧的想法。拜登希望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讓就業崗位迴流美國,同時加強合作以對抗中國。因此,《通膨削減法案》擴大了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只要車輛是在北美組裝,且汽車電池中的礦物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就有資格享受該法案提供的每輛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

隨著銷售和投資被轉移到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擔心自身電動汽車行業會受到影響。「美國經濟將獲得令市場扭曲的提振,全球的公平競爭環境將被破壞,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共同目標也將變成一場零和遊戲,」歐盟委員會不滿地指出。該委員會已暗示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提起申訴,並啟動自己的補貼措施。

這真有點諷刺;說到扭曲市場的稅收和補貼問題,歐洲其實並不遜色。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和歐盟委員會出台了「數位服務稅」,旨在打擊美國而不是歐洲的科技公司;該稅在一項更廣泛的國際稅收協議實施之前暫停徵收。去年,歐盟委員會宣布對歐洲電池聯盟提供補貼。歐盟委員布瑞東(Thierry Breton)稱:「通過在歐洲建立一個完整的、脫碳的、數位化的電池價值鏈,我們可以給本土行業帶來競爭優勢。」

但談到補貼,冠軍當屬中國。中國的補貼主要以政府股權和貸款、免費土地、稅收減免、優惠的政府合同和強制技術轉讓等形式出現。這些補貼對市場的扭曲作用不亞於美國《通膨削減法案》中的補貼,但透明度卻低得多,而WTO未能對其進行監管,這使人們對這個國際貿易體系的信心受到侵蝕。

儘管如此,美國的盟友說得也有道理:為什麼拜登政府這項標誌性的工業政策對這些盟友與中國一視同仁?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即便沒有《通膨削減法案》也勢必獲得外資對電動汽車領域的大量投資:德國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 AG)、日本的本田汽車(Honda Motor Co., HMC)和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 7203.TO)以及韓國的SK On Co.、LG Group和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 005380.SE)已經在美國生產或計劃生產電動汽車和電池。

重設《通膨削減法案》顯然很難。美國財政部卻可以運用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權,分階段實施該法案的條款或定義內容,從而讓這些製造商的更多產品符合補貼資格。美國財政部還可將「自由貿易協定」解讀為不僅包括正式的雙邊條約,而且涵蓋更廣泛的協定,比如WTO的《政府採購協議》(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 簡稱GPA)或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inerals Security Partnership);這兩個協定的成員國包括日本、韓國和歐盟,但不包含中國大陸和俄羅斯。

如果美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屈服於其盟友的壓力,這些盟友也應會在半導體方面向美國低頭。西方公司現在主導著先進製程晶片的設計和製造,而這種晶片對經濟和軍事實力至關重要。由於對中國在切入這一供應鏈方面取得的進展感到警覺,拜登政府10月份宣布了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提供半導體技術的全面新措施。

但這意味著美國公司的市場可能會被不受管制限制的公司搶佔。例如,全球最大的兩家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日本的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 Ltd., 8035.TO)和荷蘭的阿斯麥(ASML Holding NV)。日本和荷蘭迄今都沒有同意採取與美國類似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和荷蘭不喜歡被擺布,而且相比美國來說潛在損失更大,不僅是在出口方面,還有可能面臨來自中國的報復。

然而,與中國脫鉤的實際經濟成本是很小的。如果出口管制獲得成功,中國在未來的晶片製造中所佔比例將減少。但阿斯麥首席執行官Peter Wennink去年稱,推動阿斯麥工具需求的是全球對晶片的總需求,而與晶片在哪裡製造無關。他說,如果中國生產的先進製程晶片減少,那麼阿斯麥大概會向韓國、美國和歐洲出售更多設備工具。阿斯麥10月份告訴投資者稱,目前的需求非常強勁,即便該公司不能向中國銷售,也可以很容易地轉而賣給其他客戶。

與此同時,一切照舊本身也會帶來成本,而且可能是巨大的成本。中國的長期目標是在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所有先進技術上實現自給自足。中國一直與西方公司做生意,直到自己國家的龍頭企業能夠首先在國內、然後在國外取代西方公司。中國已經在高鐵、發電和電信設備領域複製了這一路徑。如果中國得償所願,那麼幾十年後韓國、日本和歐洲半導體企業將失去其目前努力保持的市場份額。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