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決戰38度線─美國的族群融合

2022-12-04 07:10

? 人氣

就連對猶太人實施種族屠殺的納粹德國,也一度得到不少的黑人還有阿拉伯極端民族主義者嚮往。雖然納粹德國同樣推行極端白人主義,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早就已經沒有了海外殖民地,而且他們屠殺的猶太人看在極端黑人與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眼中是推動資本主義全球化最積極的族群,正好是驅使白人壓迫有色人種的根源,遭到屠殺是「咎由自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等到了冷戰時代,宣稱要解放被壓迫民族的蘇聯與中共又取代了德國與日本成為極端黑人與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寄託的對象。韓戰結束後,有14,000名中共俘虜來到台灣當反共義士,同樣也有21名美國戰俘選擇留在大陸。當中就有一名叫亞當斯(Clarence Adams)的黑人士兵,因為不願意再回到美國遭受白人歧視,選擇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

布朗代表的是一群選擇融入體制,進而改變美國的黑人精英。(作者提供,取自US Navy)
布朗代表的是一群選擇融入體制,進而改變美國的黑人精英。(作者提供,取自US Navy)

融入體制才能帶來改變

黑人族群裡有激進的「革命派」,也有溫和的「改良派」,他們不主張打倒美利堅合眾國這個體制,而是相信美國的體制本身還是進步與光榮的,只是被一群思想守舊的白人給把持住了。想要擺脫被歧視的命運,非洲裔美國人要做的反而是加入美國的體制,依靠自己的努力與實力來證明黑人不輸給白人,逐步提升自己的地位。

他們相信以血統為凝聚力的白人至上主義,將會隨著美國成為越來越多元的國家而逐漸被沖淡,甚至於消失。畢竟年輕一代的白人,將與他們的孩子一起成長於一個多元的美國,「只因為你膚色與別人不一樣就要被當成次等公民的思維」將越來越不被接受。把希望投注到日本帝國、納粹德國、蘇聯以及中共在他們看來是不智的。

二戰的日本與德國同樣是以極端種族主義為驅動力的國家,而且對單一民族的追求比起同時代的英國與美國是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之所以沒有屠殺黑人只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如果世界的未來最後是掌握在鼓吹大亞洲主義與大亞利安人主義的這兩個政權手裡,只怕黑人就連想活著當奴隸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蘇聯與中共,雖然表面上聲稱要解放全體被壓迫民族,實際上仍是以大斯拉夫主義和大漢民族主義為主要的信仰。共產主義也好,國際主義也罷都不過是包裝而已。與其期待這些比英美更血腥殘暴的國家或者政權來解放自己,不如好好改變美國比較現實,「塔斯奇基飛行員」選擇了這條路,布朗也選擇了這條路,各自在陸軍與海軍的體系裡帶來變革。

亞當·馬寇斯的書名為什麼選擇用「忠誠」,就是表達了對布朗無論經歷了白人多麼慘不忍睹的歧視與謾罵,最終還是選擇忠於國家的敬意。當然這裡提到的忠於國家,並不是簡單的忠於體制或者忠於國旗而已,而是他真心相信自己的努力付出能讓自己的妻女與同胞在美國過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布朗忠誠的不只是國家,還是忠於他的家人,唯有如此才能展現出真正的大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