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又見大學退場,遺禍千年的錯誤政策

2022-11-26 07:20

? 人氣

高教擴充政策讓全台大學增加數倍,雖然有台中亞洲大學這種異軍突起的私立大學,但許多私立大學都面臨招生與競爭壓力而有退場風險。(呂紹煒攝)

高教擴充政策讓全台大學增加數倍,雖然有台中亞洲大學這種異軍突起的私立大學,但許多私立大學都面臨招生與競爭壓力而有退場風險。(呂紹煒攝)

教育部召開學校退場審議會議,很不幸但不意外的,要退場停辦的大學再增2所,同時列入專案輔導的學校也再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私校退場速度加快,從大專院校到高中職都難避免,而且再無反轉機會,30年前的一個錯誤政策,今日及未來台灣都要承擔其惡果與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教育部在學校退場審議第7次會議後公布,中州科技大學、台灣首府大學將在明年7月31日停辦。而位於高雄市的私立新光高中與苗栗私立賢德工商兩校,則因財務惡化,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改善期限勒令2年。除此之外,還有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等多所學校,也是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白話文講就是在教育部的黑名單上,如沒有改善命運危矣。之後又召開的第8次私校退場審查會議,又增加3所私立高中職列為專案輔導學校。

翻開過往退場、停招的大專院校名單,從2014年起算,退場者已超過10家以上,高鳳、永達、高美醫專、亞太創意、南榮、稻江……..,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近8成是發生在近3年。

如果再深入細看,今年決定要從明年起停招的學校,除了中州、和春技術學院、大同技術學院、台灣首府大學、屏東日新工商等學校外,也要把「自願」被合併的案例計入:今年5月傳出的南投草屯的南開科大要將學校「捐給」暨南大學,及新北的華夏科大準備被大學合併的消息,雖然這些案例不會計入教育部的「退場審議會」的案例,但實質上也是一種退場方式。

因此,很明顯的看到私校退場速度越來越快,因為整體環境與趨勢日益惡化,某個角度而言,「苦撑待變」已無價值、更乏希望,「先搶先退先贏」才是正道。

大專院校的退場壓力與風潮,起因當然是少子化日益嚴重,而且明顯再無回頭路;早年每年新生兒超過40萬人,但1983年後開始掉到每年30幾萬人,接著就是重力加速度的下跌:1998年首次跌破30萬到27萬,2005年再到20.5萬人,20年左右新生兒數就腰斬,去年更掉到15萬多,台灣的生育率與韓國一樣名列全球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目前尚未看出任何可能反轉的跡象。

幾年前,國內的高教曾經「寄希望於陸生」,希望夠招國外學生─特別是陸生來台,彌補國內每年入學人數直線下滑的缺口,但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日益惡化,加上新冠疫情打擊,陸生人數直線下滑,很可能明年或後年陸生學士班就會成「絕響」,即使是碩士班招生率亦降到3成的低點;加上台灣的大學原本對國外的吸引力就低,東南亞來台就學人數也減少。

如果以供需來比擬,台灣的高教是嚴重的供過於求,而且供需缺口仍在持續擴大中,表現在退場學校數目上,就是近年速度加快、家數增加;而且,如果展望後市再無起死回生的機會,早退場會比晚退場好,情況最佳者猶可找一個「好婆家」,給某某大學(大部份就是公立大學)合併,差一點者就是早退場以減少損失;最糟糕的當然是拖到最後,招不到足額學生、苟延殘喘幾年後,被教育部勒令退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