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政治思維超過人性關懷的衛福部官員

2022-11-18 06:40

? 人氣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把青少年自殺率攀高歸因於高樓太多的說法引起爭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把青少年自殺率攀高歸因於高樓太多的說法引起爭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衛福部身心司長諶立中在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CRC)中回應國外專家的質疑: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十年來偏高原因何在?諶司長表示「這10年來台灣高樓增加,導致很多青少年衝動性跳樓自殺」。此語一出,網上馬上炸鍋。什麼時候我們的主持國民身心健康的最高官員竟會出現如「無腦」的回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沒想到國人與網友紛紛要求諶司長要道歉,他卻表示是他的說法被人斷章取義,所以沒有必要道歉。意思就是我說了就算,你們不懂是你們的事,如此處理態度讓人更加搖頭!

諶司長說他的話是被人斷章取義的,沒錯他先說自殺是多因性的,接著又說這十年來國內青少年的自殺是多半是屬於「衝動型」。而這樣衝動情緒之跳樓就成了最直接的自殺手段。司長的說法就是把青少年自殺率最近幾年攀高,歸因於此,青少年衝動而跳樓尋短事件的增加,形成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偏高。司長自己把自殺是多因性給忘了,過度簡單化歸納成為單一衝動,跳樓是自殺工具性中最方便也最直接可以採取。在面對愛爾蘭來的委員,司長如此回應顯明顯就是他自己的斷章取義,敷衍對方而已!

青少年尋短並非只是一時衝動,像北部某所明星學校的資優生,在和父母與家人一起吃飯愉快談天,翌日父親發現兒子竟然用童軍繩懸頸往樓下跳而掛在窗外。校長趕緊請輔導老師對全校各班分別進行諮商輔導。導師仔細再檢視該生的作業與周記內容,找不到有厭世輕生的跡像。基本上這些尋短的孩子,非常細心,會周詳設計,主要就是怕被家人發現而阻止他,所以愈是這樣,愈會考慮更細致。司長的「衝動說」,真的是忽略青少年們的心思。

應該這麼說跳樓尋短,的確是最直接又有效的達成自殺的方式,但是這只是工具性的說明自殺行為模式,過去曾經發生一位知名的演藝人員火車到異地上吊自殺,消息曝光之後,短短一周內就有七件類似的上吊事件發生。這是自殺的仿效效應,有不少一直受困於自殺邊緣的朋友,在觀看或聽到類似的報導時, 會心生「這個人可以,我也可以」。這樣的仿效效應也會造成自殺率激增的可能性。司長不去說明我們當前在自殺防治所做的努力,草率地把青少年自殺與樓房建築太多,做了外在性的連結;忘了自殺防治協會與國內關心自殺而投入防治工程的志工們,為了防堵下一個自殺者而做的努力。

特別是對於正在受困於人生的抉擇而一直無法走出來的朋友,這些朋友們每個人的處境與態度都不盡相同,但是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傾聽與關懷。司長沒有把這個觸及到內心、心理上的糾結與困擾的處理關懷,提出來告訴國際專家,我們過去所努力防治自殺的過程。只拿外表與表象式的「跳躍式理由」來交代,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更是不夠專業,也對不起國內投入自殺防治的醫護人員與志工們啊!

最讓人覺得不安的是,諶司長在媒體報導他的如此說法之後,只有怪大家「斷章取義」,他再拿出推動禁用農藥巴拉刈而減緩了服農藥自殺的案件「當做佐證」。同樣的青少年因衝動而直接跳樓事件日增,所以自殺防治協會已經提醒社會大眾要注意防範,並列為目前防治自殺的重要任務。司長卻把這個防治任務,轉化成為青少年自殺偏高的原因。進而還自認自己所言無誤,因此沒有什麼必要道歉!這樣的倒果為因的說詞,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只是目前衛福部從處理疫情到青少年自殺事件,官方的態度與處理模式多是如出一轍,和前部長陳時中的模式愈來愈像。只是我們看到的是政治性的說詞愈來愈多,專業性的堅持愈來愈少!而且態度上的傲慢更讓人難以忍受!

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將青少年自殺率攀昇歸因於高樓太多,引起爭議。(「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YouTub截圖)
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將青少年自殺率攀昇歸因於高樓太多,引起爭議。(「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YouTub截圖)

回到青少年自殺率的問題,衛福部在今年6月30日公布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自殺死亡人數、自殺死亡率雖連4年下降,2021年自殺死亡人數3585人,較2020年減71人。死亡率每10萬人口15.3人,下降0.2人。國內的自殺已退出國人十大死因,排第11。顯示國內防治自殺工程已逐步上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上高齡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在連降5年後出現上升情況,每10萬人口死亡率來到37.6%,較前年上升3.5個百分點,除了高齡族群自殺死亡人數與死亡率增加,15到24歲年輕族群也有微升狀況。衛福部分析,主要是因為疫情的緣故,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下降、行動力受限,所以導致高齡、年輕族群有不良影響。這樣的警告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只是對於青少年和高齡族群尋短有高的現象,除了個人因素之外,還有家庭與社會性的因素需要深入了解與探討,以利建立起更完的防治自殺網。

自殺防治協會提供的相關研究中已點出了疫情期間,人與人的連結因隔離與相關因素而影響到高齡、年輕族群。日本在這次COVIC-19疫情爆發的初期出現了一個很特別的情況:2020年日本的自殺率11年來首次上升。最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男性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女性自殺率卻猛增近15%。日本專家上田美智子(Michiko Ueda)教授指出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是由女性員工組成的行業,比如旅遊和零售業以及食品行業。「很多女性都不結婚了」她說。「她們必須養活自己,而且她們沒有固定的工作。所以當危機發生時,她們當然會受到非常非常大的打擊。在過去的8個月裏,非長期工作人員中的失業人數就是如此,(數量)非常多。」(2021/2/19BBC專題)

20221101-SMG0034-N01-吳尚軒_03_各級學生自殺、自傷通報件數統計
各級學生自殺、自傷通報件數統計

疫情之下,居隔造成的人際疏離引發出心理與生理上的變化,固然值得注意與防範不幸事件,但是,日本女性因不婚而必須自我養活自己,竟因疫情造成失業,在經濟難以為繼的困境下而尋短事件激增,顯示社會問題與社關懷的必要性愈來愈重要。日本有這樣的問題發生,我們國內在疫情下,出現了哪些現象值得共同來關懷與防患未然呢?顯然司長對此了解並不夠深,無法提供給大家來共同關注!

其次,在還原尋短者的心路歷程,請用同理心來感受,千萬不要用數據來框架一個失去性命的尋短者,這些歷程在他/她們的遺書、日記、書信或與親友告別中多多少少會透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檢警在做尋短者偵查上,主要的判斷就是這起死亡事件是否有涉及他殺,若是都有相關事證的話,就用自殺做結,發交給家人處理後事,因此對於自殺者的詳細歷程,也只有放在事證卷宗內,很少 再深入或主動了解。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若是檢警沒有透露訊息,實在很難突破。再加上自殺涉及到個人與家庭上的隱私,因此也很少找到真相。除了尋短者是知名人士,不然的話最後這個自殺事件還是被歸因在某一類的尋短案,成了自殺率的一個數據。

最關鍵的在同理研究自殺時,會涉及到當事者個人的主體性,自殺是個人生存/結束生存的抉擇,這個抉擇在存在主義哲學家來說是「存有的抉擇」,法國存在主義文學家卡謬就說過「自殺是形而上的問題」,關係到「to be or not to be」的決定,當然更不是一個「衝動」就可以說清楚。憂鬰症或躁鬰症等心理困擾是非常複雜的情緒變化。曾有一位女研究生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求學期間受躁鬰雙極情緒變化的困擾,一度休學回家療養,母親更是陪前陪後用心關懷,好不容易有所控制而再回到學校復學,父母也經常開車到她的學校探望她,卻在她生日前一天,她尋短自盡。事後發現有一個關鍵電話,她打給她的醫師,卻沒有接通,她走了!她的作品中有不少地方反映出她所受到躁鬰的困擾,但是相對地也對生命特別的期待,這些主體性的感受真的不太容易說清楚,相形之下也增加了對自殺研究的難度,問題是若是不深入了解自殺,又怎能防治自殺呢?諶司長一句「衝動說」「高樓太多說」,看不到尋短者的心路歷程與困擾,更看不到對自殺者的真正地關懷。

最後,要說的自殺者雖已逝,但是自殺遺族還在,他們同樣受到家人自殺的困擾,更需要周遭的關懷,因為親友的自殺造成他/她們內心的不安或愧疚,這個糾結若是無法解開,他/她們極有可能會是下一個尋短者。只是這些高危群需要的關心在哪裡?同樣諶司長可能也沒有答案,原因還是在太多的政治思維與操作,對於人民的生命與人性少了更多的關心與愛,這個才是讓人憂心的地方啊!

*作者為中華生死學會常務理事、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