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李登輝真有那麼「神」嗎?!

2018-07-13 06:50

? 人氣

前總統李登輝(中)赴沖繩,參加台籍日本兵的慰靈碑揭幕儀式。(取自李登輝臉書粉絲專頁)

前總統李登輝(中)赴沖繩,參加台籍日本兵的慰靈碑揭幕儀式。(取自李登輝臉書粉絲專頁)

95歲的前總統李登輝,真的老了。幾個月前,他還能在旁人的攙扶下,勉強舉步行走,現在則全靠輪椅助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他的政治生命力依然旺盛。不久之前(6月20日),他先是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沒過幾天,在醫療人員的隨侍之下,去了趟日本沖繩。參加台籍日本兵的慰靈碑揭幕儀式,在碑上有李登輝的題字「為國作見證」。

雖然這波外媒專訪和日本之行,受輿論的關注熱度,已經不勝往年,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過去30年來,李登輝是型塑台灣政經格局和社會文化意識的關鍵人物。人們,到底應該怎樣評價李登輝呢?

幾個月前,看到一位資深媒體人,在臉書PO出與李登輝的合照,並寫道「我最敬佩的台灣政治人物」。在紐時的專訪刊出後,另一位來自對岸的學者型朋友評論他,「這麼大的年紀,難得頭腦還如此清晰!」

對李登輝的支持者而言,他對台灣的貢獻長遠、巨大、不可磨滅,他是一個「神話」。在12年的總統任內,他廢除了不合時宜,不具備民主代表性的「國民大會」;讓萬年立委退休;推動總統直選;無意或故意地造就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

最重要的,李登輝從根本上改變了台灣人的意識。他在總統任內接受日本作家專訪,說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從荷蘭人、鄭成功、滿清,日本殖民和國民政府的統治,都是外來的殖民政權,台灣人四百年來都被外族所奴役。掀起台灣大多數人集體「受害者」意識。

這是一種巧妙的族群和階級動員,李登輝把都是來自中原、大陸的移民(400年前開始,和70年前開始),從1945年時間點作了切割,分割成二元對立的中國人與台灣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然後推動根植在此一族群基礎之上「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性」。

最終的結果就是,李登輝成功了,台灣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從30年前絕對多數,變成今天的絕對少數。

2018年6月,前總統李登輝飛抵日本沖繩進行訪問(AP)
2018年6月,前總統李登輝飛抵日本沖繩進行訪問(AP)

國民黨長期執政,確實造成威權、顢頇、門閥政治、官僚主義等惡習,在民主化的過程中,權力和資源從少數外省人不成比例的佔有,向佔絕大多數本省人轉移,是個的必然趨勢(只是時間長短問題)。在李登輝族群動員手段的催化之下,雖然速成,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那就是今天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族群、統獨和藍綠、親中與反中之爭。

而且,這位前高級知識分子總統也犯了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如果說70年前來台的國民政府及其隨眾,是外來殖民政權,那麼400年前來台的台灣人取得政權,對居住在這裡已經有5000年歷史的原住民,是否同樣是「外來殖民政權」?雖然原住民只占2%,但是以「外來殖民政權」的論述,他們永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未來仍會有無盡的紛爭。

李登輝的話語慣常含混、又好像充滿矛盾,但是他的支持者對其中要傳遞的「台灣意識密碼」都能心領神會。像是他說「我不是台獨,也從來沒有主張台獨」,因為「台灣已實質獨立」。

在4月初的一場獨派活動中,他這樣說:「現在正是所有台灣人超過過去恩仇的時刻,……大家更需要團結,……不能以先來後到的標準來判斷是否為台灣人」。但是他接著又呼籲,要用選票淘汰那些利用台灣的民主機制,為中國發聲,當中國打手,激化社會對立、挑起省籍情結,擾亂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政黨、政治人物。

於是,李登輝給台灣人製造的恐懼,遠勝於他燃起的希望。他把兩岸統一的概念,從兩廂情願的「合併」,轉化成一廂情願的「吞併」。統派擔心被獨派追殺,被趕進台灣海峽。獨派則憂慮統派串謀中共「吞併」台灣,被剝奪民主制度,和奪去所有。

2、30年來,驚嚇和悲情,是李登輝論述主軸,連知識分子都被他嚇壞了。台灣培養了無數國際級學者專家,但碰到國族認同問題,他們把最基本的事實和邏輯,都可以「解構」成意識形態的胡言亂語。

李登輝在紐約時報上說:「台灣若被中國侵略,最大的受害者會是日本,因為對外航路會受到中國的制約,就像掐住喉嚨,而且在併吞台灣後接下來就是釣魚台、沖繩、朝鮮半島等地方,步步進逼日本的本土。」

實際上,中國上一次對日本本土主動發起的戰爭,是700多年前的元朝(1281年)。中國現在從衰敗中重新崛起,努力發展軍備,但從歷史軌跡和思維慣性來看,任何狀況下跨海攻打他國(日本)都絕無可能。李登輝不僅驚嚇(警示)台灣人,連日本人都要驚嚇,從而不斷尋求支持者和同盟。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左)和女兒蘇巧慧(中)拜會前總統李登輝。(取自蘇貞昌臉書)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左)和女兒蘇巧慧(中)拜會前總統李登輝。(取自蘇貞昌臉書)

在漫漫人生路中,他總是善於冒險、突破,或可謂永遠的機會主義者。他是殖民日本帝國英勇的戰士,戰後又成為熱衷共產主義左傾思想的進步青年(嚮往紅色中國?)。在經過兩次為過去行為和思想,深刻自我懺悔和修正之後,他又擠進國民黨權貴統治集團,在蔣經國死後成接班人。

2000年因為藍營敗選,難堪地離開國民黨後,李登輝馬上化身為本土、泛綠、獨派的精神指導者,因為他在12年總統任期內早已為此鋪橋搭路。視他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在這屆立委選舉覆滅,他馬上找到年輕的新夥伴—太陽花時代力量作為替代。他永遠可以捕捉風的方向,然後順風而行。

當人們以台灣是亞洲最民主、最自由、最多元自傲時,自然把功績加諸在李登輝身上。「臺灣之父」、「寧靜革命」推手、「民主先生」,是支持者、外媒給他經久不衰的光環。在這點上不必褒貶爭論,但是可以比較。

亞洲的另一隻四小龍,與台灣軍政府統治背景相同的韓國,在1990年前後同樣開始民主化。1987年12月舉辦首次總統民選(台灣為1996年),出身軍政府的盧泰愚當選;1992年,金泳三在與執政黨三黨聯盟下,成為三十年來第一位文人總統,並且開始大刀闊斧清除腐敗的改革運動;1997年,在野黨領袖金大中勝選,第一次實現政黨輪替。韓國民主化的「第一次」,不僅都比台灣還要早,而且同樣是沒流血的「寧靜革命」。

從結果論上,也可以比較台、韓兩地,在過去30年政治民主化過程中的經濟發展狀況。韓國與台灣產業均以製造業為主,財團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比重則兩地成反差。從韓戰之後,幾十年來台灣的人均GDP都超越韓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韓國,GDP倒退好幾年,但最終在2004年韓國首度超越台灣。

根據國際貨幣組織統計,2017年韓國的人均GDP為2.989萬美元,台灣則是2.457萬美元。韓國在民主化後無論政黨和政治鬥爭如何激烈,已有多位總統先後入獄,但政治人物在施政時,仍努力將生存和經濟成長視為國家發展主軸。

還有,當最近十幾年來韓劇風行亞洲,韓國流行音樂風靡國際時,台灣在政治正確之下,凡事都講求「台灣意識」和「台灣主體性」優先,不僅讓人退縮成為自怨自艾的本土地域主義者,而且為了選票更加變成以選區為導向的「社區主義者」。

難道,這些不該拜30年來,台灣最有權勢、思想和影響力的李登輝之賜嗎?

韓國選舉。(作者提供)
韓國選舉。(作者提供)

從他的自述中,李登輝表示曾讀過魯迅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 哥德《浮士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癡》。遍讀馬克思及恩格斯的著作,對《資本論》曾深加鑽研(反複讀過好幾遍)。他說,「小時後看到佃農的辛苦,想為他們打抱不平」。在一次的重要演講中,他也說「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不過,除了推行「全民健保」這項讓窮苦人都看得病的「德政」外,從他長期以來言行和思維外露中,看不出他有太多體恤窮苦基層的表現。他有著高級知識分子的孤傲,有著殖民地上流社會氣質,同時又融合了國民黨權貴集團的權謀之術。他追求的是宏遠的政治目標、國族認同和國家藍圖。或許普通的台灣人在他眼中,只是善良、純真,盲目易被操弄。

2016年8月開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學生,發起一系列抗議總統朴槿惠閨蜜崔順實女兒鄭維羅特權入學的活動,後來引爆「閨密干政」政治風暴。最終導致朴槿惠遭罷免,且因違法事證被捕判刑。

2014年3月,臺北爆發大學生反對「兩岸服貿」的太陽花學運,「服貿」協議被迫退回。2017年9月,在台大舉辦的「2017中國新歌聲」海選巡演,因為學生及社會人士到場抗議被迫中止。支持兩岸統一團體的老人被抗議學生言辭挑釁,演發流血衝突。一名老人用甩棍把一名學生打得頭破血流。

這些,是台、韓兩地「後民主化」時期的真實寫照。

從5月底一次首爾數日自由行中,得到對當地表像和粗淺的印象。在北韓核武、飛彈的威脅之下,無論平日和週末傍晚,弘益大學附近的公園草地上,坐滿輕鬆、自信,充滿活力的年輕人。雖然他們和台灣的年輕人一樣,正處在全球化侵擾的未來經濟困窘中。

梨花大學門前真人大小的慰安婦雕像。(作者提供)
梨花大學門前真人大小的慰安婦雕像。(作者提供)

梨花大學正門口的一處廣場,樹立一尊真人大小的慰安婦塑像。塑像基座上用韓、英、中文寫著:「大學生以示日本軍『慰安婦』問題解決的新時代,到這個問題解決的那一天,我們為了記憶歷史而且在一起活動,建立和平碑。」這顯然是Google的翻譯文字。

李登輝在沖繩台籍日本兵慰靈碑上題字「為國作見證」,這個「國」,可以是殖民時期他的「日本祖國」;也可當作未來他竭力推動「正名制憲」的「台灣國」來解釋。

對歷史的詮釋和記憶,決定國家和人民的未來。李登輝以他長期的權勢、話語權、智慧和影響力,塑造了大多數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讓一、二代人捲入國族認同的紛爭,和無可化解的政治對立中。同樣也燃起部分人起對未來「正常國家」的想像和希望。

李登輝真有那麼「神」嗎?這個疑問,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揭曉。

*作者為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