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務虛的頂大與卓越

2022-11-14 05:50

? 人氣

筆者認為高等教育培育人才、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重責的大學也陷入迷思,錯置了真實與虛假,混淆了工具和目的,和類火車、類包機的荒謬所差無幾。檯面上雖沒有直接用「類」頂尖、「類」卓越的字眼描述,實際上就是這種光景,令人擲筆嘆息。(圖/網路溫度計提供)

筆者認為高等教育培育人才、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重責的大學也陷入迷思,錯置了真實與虛假,混淆了工具和目的,和類火車、類包機的荒謬所差無幾。檯面上雖沒有直接用「類」頂尖、「類」卓越的字眼描述,實際上就是這種光景,令人擲筆嘆息。(圖/網路溫度計提供)

火車駕駛員罷工,旅客無車可搭,交通部推出「類火車」政策因應,實際上就是以大巴士替代鐵路的區間接駁服務,一點也不新奇;厲害的是主政者竟然能想到「類火車」一詞,認為乘客坐上「從火車站發車」的遊覽車,就類似在搭火車,讓「類火車」提供消費者一種搭火車的想像,或許因新奇而消怨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獨有偶,新冠疫情出現沒多久,松山、桃園機場相繼推出「偽出國」行程,行銷「類包機」產品,煞有其事地繞島飛行,消費者花鈔票搭飛機過癮自嗨,自我建構一種搭包機出國的想像,把搭上交通工具飛機當成出國,或許真稍解了疫情管控之民怨。

戰國時期名家學派公孫龍說「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其成名作《白馬論》之〈白馬非馬〉,從邏輯來剖析,固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命題意義,但此流傳成語,已普遍被認為是欺人的詭辯。交通政務的一個「類」字橫空出世,與白馬非馬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究竟是政策上想藉由發揮創意建構為民服務的新模式?還是行銷上魚目混珠轉移焦點以降低施政壓力?恐怕要向原始發想者請教其哲學思想。

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在廣告學、行銷學裡研究的焦點多在於消費者對真實產品的追求,強調消費者追求的「真實感」。曾有學者把真實感分為「真正的真實」、「真實的虛假」、「虛假的真實」、「虛假的虛假」四種模型,套入「類火車」為例,真正的真實是貨真價實的火車車班,真實的虛假是「類火車」要到火車站去搭乘所營造的氛圍重現,虛假的真實是消費者將計就計接受假火車的功能替代,虛假的虛假就是消費者認同而接受的以假亂真。這四種情境,足以說明偽、劣、冒、仿商品(或服務)也會各有市場,商品(或服務)提供的無論是真材實料還是虛情假意,都是消費者「忠於自我價值」的感覺所造成,所以又回到了消費者真正追求什麼的面向上。

再以「類包機」的「偽出國」為例,藉著完全移植「出境」程序,可以成功地將達成目的所使用之工具幻化為目的,這句「尤其是起飛、降落、機長廣播都讓她有出國的Fu」,表明消費者很買單,確是成功的行銷。可以說,它是「虛假的真實化」,也就是一種「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以上這兩個關於交通政務的「類」產品,都具有「拿達成目的所需要的工具,來取代或混淆目的」之特質。正如同我們經常見到政治人物把一件僅在構想、計畫階段的事情,透過各種行銷手法,包裝、渲染成讓人相信或感覺是一件施政成果,完全是務虛不務實。

在教育施政上,也早有類似情景。教育部近年來砸下鉅額競爭型經費,希望提升與促進臺灣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規模最龐大的是投入經費高達一千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簡稱「邁頂計畫」),該計畫前階段稱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當時通稱「五年五百億」)。無論是「邁向」還是「發展」,顧名思義就是學校還沒有到達「頂尖大學」的境界,需要政府提供特別經費資源協助,以強化科研,提升辦學績效,以期進入以「世界百大排名」為目標的「頂尖」,檢視我們正在朝向「頂尖」前進的「頂尖大學」們之近年世界百大排名實況,若要循名責實,獲此計畫獎助學校其實是在往頂尖的路上努力前進的大學,不適合都自稱為「頂尖大學」,這才是真實。自稱「頂尖大學」,難免虛假,套上類火車的思路,充其量不過是「類頂大」。

美國頂尖大學招生涉嫌歧視亞裔學生,圖為哈佛大學(新華社)
教育部近年來砸下鉅額競爭型經費,希望提升與促進臺灣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規模最龐大的是投入經費高達一千萬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該計畫前階段稱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新華社)

再看獎補助經費規模也達到三百餘億的「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簡稱「教卓計畫」),目的為促進大學教學、學習及資源等面向整體品質提升到「卓越」境界;卓越是目的,經費獎勵是協助學校教學達成目的之工具,但實際情形是造成許多大學以爭取「教卓計畫」之經費為目標,而非追求真正做到卓越教學品質;更有不少學校以歷年獲得的獎勵金額多寡來製作大學排名和招生宣傳,甚至高掛「本校獲教育部評定為教學卓越大學」的看板、走馬燈,大肆宣傳。連監察院都提出該計畫僅屬教學硬體之基礎建置,難稱「卓越」,要求教育部應明確計畫之定位,在「基礎」與「拔尖」計畫之間做出區隔免生爭議。所以自稱獲得卓越稱號的大學們,充其量只是「類卓越」。

以上兩例顯示,連身負高等教育培育人才、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重責的大學也陷入迷思,錯置了真實與虛假,混淆了工具和目的,和類火車、類包機的荒謬所差無幾。檯面上雖沒有直接用「類」頂尖、「類」卓越的字眼描述,實際上就是這種光景,令人擲筆嘆息。

東漢文學家王符,批評當時學者「好語虛無之事,爭著駢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在其〈潛夫論〉中提出:教育工作者,「應以道義為本、以巧辯為末」;政治工作者,「應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守本離末則民富、仁義興,守末離本則民貧、道德崩」,值得當代政治與教育工作者警醒。若捨本逐末之習、巧辯詭麗之辭、標新立異之舉成風,各行各業,習慣性地在真實和虛假之間遊走,藉由言辭文字包裝的技巧,達成特定的目的,則這種見得到或見不到「類」字的行銷伎倆,就會充斥於我們生活日常,此風既長,終將導致天下諸事無人願意務本求實的惡果。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