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麵和美援:《有溫度的台灣史》選摘(4)

2018-07-19 05:10

? 人氣

1960年代,美援物資繼續進來,而美國此時盛產的小麥、黃豆、大豆等大宗物資無處可銷售,就一邊以美援贈送,一邊希望趁著發送的時候,改變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培養未來的消費者。美國先是在日本進行實驗性推廣,宣傳說:美國人之所以長得比日本人高大,是因為東方人的米食沒營養,不像麵粉有各種維生素,有助於長高。美國人吃的是麵粉,喝的是牛奶,所以日本人要改變國民體質,一定要改變飲食習慣。有那麼一段時間,日本一些小學推行營養午餐,讓學童吃麵包,喝牛奶,再佐以其他食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後來此宣傳也在台灣複製推廣。台灣就比較容易了,只要製造輿論說:日本都這麼做,想改變國民體質,長得像美國人那麼高大,台灣也要跟進,就可以了。

牛肉麵之所以成為台灣的美食,就在這樣環境下形成的。來自大陸各地的軍民,貧困的眷村,希望麵食的人口,免費的美援麵粉,以及懷念家鄉的一百二十萬顆心,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家鄉的味道。最後,這所有人的結合,再配合時代的特質條件,「台灣牛肉麵」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當然,牛肉麵只是我們試著從輕鬆的角度,去描述一個戰亂、眷村、懷鄉、美援、掙扎生存的大歷史側顏。事實上麵粉只占美援的一小部分,真正占最大比例者,還是軍事與經濟援助。

美國為了挽救台灣的危機,基本上支撐了台灣經濟——不但提供大量的生活資料,還大力發展台灣的工業、電力、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

美援依照其用途,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計畫型經濟,如鐵路、公路、電力、水利、機器設備等基礎設施;第二類是民生物資,如黃豆、棉花、肥料等,充分供應民生所需,避免通貨膨脹;第三類是技術援助,以派遣台灣相關人才赴美國訓練,或外國技術人員來台灣協助等。

為取得美援,台灣也得配合做許多經濟建設計畫,也就相應的成立了許多委員會,如:美援運用委員會、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等,與美國派來監督美援運用的各種專家一起開會、討論、做計畫,這對台灣訓練一批現代化的技術官僚,非常有幫助。

據一位美援會官員回憶︰「初期美援以進口農工原料及民生必需品為主,對充裕物資收縮通貨以穩定經濟,有立竿見影之成效。」據統計,整個50年代,由美援提供的進口物資一直占台灣全部進口物資的三分之一以上,在1957年以前更占到40%-50%。關係民生最大的小麥、棉花、黃豆、油脂等重要生活資料,屬於美援進口者占總進口量的60%以上。

1963年麵食推廣運動期間,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運動健將楊傳廣前來參觀,試吃甜甜圈(取自農委會)
為了解決美國麵粉過剩的問題,美援時期政府甚至有麵食推廣運動,圖為特別受邀的運動健將楊傳廣前來參觀並試吃甜甜圈。(取自農委會)

總計,從1949年以降,美國一共給了台灣多少援助呢?據台灣《中國時報》引述美國國務院的統計資料稱,美國對台灣的無償性軍事援助從1951年開始到1974年停止,共提供了三十點七十九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而在經濟上,美援大約以每年一億美元的額度,進入台灣。從1951年到1965年停止,總計約有十五億美元。

當然,美援也預示著台灣對美國的軍事、安全、經濟到文化的依賴。特別是文化與思想上的影響,更是深遠,延續至今。

《有溫度的台灣史》(南方家園)
有溫度的台灣史》(南方家園)

*作者為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有溫度的台灣史》(南方家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